第二十二章 云轫3.0香车版22(1 / 2)

“喜欢吗?”何起云对看着上官倩驾马车尽情迅驰而跃跃欲试的小茜和小菁说道。

“喜欢,就是有点小,不够意思,我喜欢开大车”性子跳脱的小茜说道。

“好,下次给你做台大超跑,嗯,做台越野车给你,那开起来得劲”

“当真?”

“真的,你家军爷从不说空话,对了,倩儿说你想做我的通房丫鬟,有这回事吗?”

“是呀,军爷什么时候收了我”

“就现在如何?”

“可以呀,虚位以待盼望久矣”

“……,缓缓先,这样有点草率,等我做好越野车给你做定情信物”

“要快,这种事宜快不宜缓”

何超云败给她了,小茜看着自诩风流浪子的何起云笑出了声,还是不捂嘴的,小虎牙那是又白又尖锋。

何起云被她反调戏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越来越露骨直接,这点与她丫鬟的身份一点都不相配,除了这点其实都很称职,眼明手快善于揣测待候人那是相当到位的,别看她神经大条荤素无忌的,但心细如发。

“小菁,你喜欢什么样的马车”

“我呀,不知道呢”

“菁菁,你赶紧说一个,军爷给你准备定情信物呢”

“茜茜别瞎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不是总问我怎么样才能像我一样,和军爷打情骂俏的吗,这都直接跳到给信物的环节,你怎么扭捏起来了,别怪我没提醒你,要把握机会哦”

“小菁别听她的,说,你喜欢什么的,我给你造一辆”

“我听说有一种上战场的马车,只是没见过”

“你不会是想要一辆战车吧?”

“横冲直撞,冲锋陷阵那应该是最好的车了”

“好吧,我尽量”

何起云看着这圆脸福相的丫鬟,实在想不到平时十足管家婆行事作派,持家能手的她,居然想要战车。

小菁持家确实有一套,不管是在将军府还是出游这么久以来,她一直将大小内务打理安排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查漏补缺面面俱到。

有她在,上官倩这个当家主母里外基本没操过心,名符其实的居家出游好帮手。

最让人喜欢的是,她年纪轻轻就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天生一副无烦恼无忧愁无焦虑,淡然又乐观积极的样子,双眼弯弯自带笑意。

这样务实型乐天派的女子是理想型的贤内助,注定旺夫。

在这牧胡城呆得有些时日了,何起云别过众人便再度起行,打算再深入草原到达边境,然后绕道南下,再向东去。

草原之上,上官倩驾着矮马超跑在最前方,何起云骑马在侧,随后是小茜驾驶的马车,车内小菁不知道盘算着什么,再接着是丽娜巴迪和雅古扎娅的马车,只是这马车由阿来驾驭,这俩姐妹都背弓挎刀骑马了,阿廖阿凯这叔侄刀客则在队伍的最后。

当然,还有些诗词爱好者或是慕名者时常尾随着,一路如此众人也习惯了。

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州六县,这里居住着大量的边民,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聚居地,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外族侵扰,牧民聚散无常,虽有有要塞但并建城并不多。

后来武帝击败匈奴,建立河西四郡,大成朝便将这里作为向西发展的根据地。

经文帝通过推行“移民实边”“徙民屯垦”等政策,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和经营,并将长城从临洮修到了敦煌以西,并在阳关和玉门关设立了两个军事关隘,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

稳定以后边民才有了定居点,加上经文帝治理后,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的偌大地域,人口翻增,之后陆续设城建镇。

只是听说现在大成对这里的掌控以远不如文帝时期了。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的人口构成复杂,统治机构与羌人的矛盾激烈,以致冲突频繁时常作乱,武帝时他们不敢造次,文帝时期他们不想造次,现在又胡态复萌了。

外族同样如此,蠢蠢欲动意图南下,边境风起云涌乌云盖顶。

但何起云时运高,一直走来都是国泰民安,所见所闻皆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何起云对政事不甚知之,以为世道本来如,社情再正常不过。

如此正好,他一路玩得心安尽兴。

西北的诗词多如敦煌的沙,何起云这些时日化身造诗小马达,开足马力来了个诗词大爆发,足迹未达玉门关已作边塞传世诗词不下百篇,达到了“创作”的高峰,震惊世人,边塞著名诗人成了他目前最大的标签,一改世人对他以往作品文风的局限认知。

相对于越来越多慕名者的追随,以及何起云每一篇新诗面世引起的疯狂,身边的人就淡然很多了,麻木说不上,习以为常基操勿6。

“夫君,今晚在那里落脚留宿呢”

“离天黑还早着呢,据牧民说前面有个小镇,要不就在那?”

“哦”

“看你的样子,你好像有想法哦”

“我还想露营,野营篝火的可太有意思了”

“野篝?那行,找个聚居地蹭蹭”

对于没来过草原的人来说,草原上什么都好,就是晚上有狼,上次差点就把夜里去空旷无人处打野兔的上官倩和何起云给吃了,幸好丽娜巴迪和雅古扎娅多了个心眼,才幸免于难。

只是此后这两货去打野兔,都叫上她俩,叫上又不组队,搞得丽娜巴迪和雅古扎娅两姐妹很是无语。

然蹭牧民近些,也是出于防狼的考虑。

搭帐篷对于阿来阿凯阿廖三个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很快便在落日之前,几顶帐篷就支棱起来了,并开始挖灶。

“老婆,去串串门,换些吃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