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走马传诗(1 / 2)

“老弟,我要求没有大哥高,不要求你给我作一首,就将你所作的诗词中给弄一首工整的给我就行”

“对呀,有风头一起出”

“让我也威威,感受一下读书人的风流”

“这真难为我了,能作工整我早就作工整了,有那水平,我何至于至今没一首工诗的诗词”

“真不行?”

“真的是水平有限,不然区区诗词,我还会对两位哥哥吝惜?父王问了,我也是力所不能,爱莫能助”

“父王也问了?”

“可不,都三次了”

“想起就改,我们不搞那套不更一字的沽名钓誉之事”

“那是自然”

“你可不知道,现在读书人都疯狂了,不只本地的,外地的都大量涌入”

“可不,减一字添一字可得百两银子,将词诗补工整一首就是一百两金子,读书人都疯了”

“读书人也逐利呀”

“何止逐利,还逐名呢,诗词传世,人也想青史留名,听说黑市上补工整一首是千金”

“太会玩了吧”这波炒作,使得见惯了各种炒作手段的何起云都被折服,要说心思活络还得是商人。

“咦,这里有个bug,如果我想起一首完整的,先公布一部分,过上时日再补上,千金不就到手了?嘻,好像有搞头哦”

“老弟,在想什么美事呢?”

“没有,我在想如果我再想出诗词,先说出去一部分,等得挂出来悬赏的时候,我再补上,这不是反手间千金可得?”

“……”

“亏你想得出来”

“你们读书人不都很爱惜羽毛的吗”

“我不是读书人,再说羽毛换千金何乐不为”

“哎,日子艰苦可以跟大哥说,我在私房钱支给你,别搞这种事,会降低了我对文化人的好感”

“我也就随便一说,别当真”

“我看你的样子,可不像随便说的”

年三十一早,众人早早就起来了,何起云还以为有很多事情做的,没想到按时辰拜了拜祖宗,就没什么事做了。

祭拜完后,就在正堂旁边煮茶聊天,不时有州府官员、大户什么的上门礼节性问候,大哥作为郡王长子,也就是日后的郡王,所以都要在正堂陪同接待,何起云与三哥今日就是陪他,这是上午。

听完午饭,就是挂灯笼贴红纸,没想到这些也是下人代劳的,全程闲得很,无非就是在指指点点的说:这边高点,那里有点歪。

然后点炮,今年就到这了。

“过年啰,过年了”要说没点思念就是自己骗自己的了,不知道双亲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林兄弟是去哪了还是去顶替自己了,如果是顶替自己了,不知道能不能帮他照顾好双亲。

“兄弟,我照顾好你媳妇,你要照顾好我爹娘呀”

一想到养尊处优的郡王之子去顶替自己,他就不敢往下想了,罢了,各自安好自求多福吧。

“来,拿两炮来,别说,这土鞭炮挺得劲的”

“你看着点,这玩意响得快”

“能有多,我去!”

呯、呯、呯呯……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你还说你不会作诗?!”

“这不是刚想起来吗”

“可惜今晚不能出去,来人,备八匹马,拿笔墨来”

然后八匹马各扬着一块大布,大布上写下了这首残诗,落款林留青,乃大哥亲手所书。

“哈哈,痛快”

郡王府的小趣味,通常很有创意,与民同乐诗传万家。

其乐融融的吃完丰盛的年夜饭,便是进长漫长无趣的守夜。

“哎,才十二点,什么时候才天亮呀!”刚开始还有点意思,热热闹闹的,可过了大概两三个小时,他就想开溜了,但这不允许。

“还好有所准备”只见何起云拿出一小捆枯丝瓜藤,抽出一根就在桌旁的大红喜庆蜡烛点着,然后吸了起来。

“差太多了,条件有限,也只能将就了”

“老弟,你在搞什么东西”

“没,熏熏肺,提提神”

“能行吗?”

“不行的,就是图个玩”

“真够无聊的”

“没办法,封地没什么乐子,你要不整点”

“你自己玩吧”

一根不够,再来一根。

“无聊呀,无聊,大年三十守岁,蜡烛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怎么又吟起诗了”

“有吗?”

“有,我都听到了”

“听清了?”

“听清了”

“读来听听”

“无聊呀,无聊,大年三十守岁,蜡烛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浅白了点,但有点意思,备马”

全城都在打盹时,八匹马,子时全城传诗词。

“大半夜的,不怕告你扰民”

“今晚可以不睡觉,律法都管不了,统统欢起来”

“大哥,前面‘无聊呀无聊‘’,不是来的”

“不是吧,都喊开了哦”

“完了,全城都知道郡王府守夜也都是无聊的了”

八匹马刚绕城三圈回来,何起云又深吸了口浓的,然后又记起了点什么。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咦,这个好”

“各位,幸苦再走一遍”无聊的大哥找到事情做了,对每个家丁说后都给了一包银子。

“不辛苦”当即又响起了传诵,由近及远。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好!”三哥负责叫好。

“各位,幸苦再走一遍”大哥负责派银子,可心里头高兴。

“你吸的这个什么玩意来的,吸一条就念一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