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会(1 / 2)

万家团圆的日子,这是在那个朝代都是有的,但是也并不是说在这个日子里就都能万家团圆。

皇室有皇室的无奈,但既然亨受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尊贵,就必须承受失去一些寻常人才有的人之常情。

就在过年前的上一旬,何起云便带着上官倩起程回郡王府拜早年了,当然这是在老费提醒下才有此一行。

为什么不在过年的时候回去一家人去团聚呢,这是因为避嫌,虽然朝廷没有规定受封的皇嗣后裔不能相聚,但作为受封食邑的宗室一直在执行这个惯例。

“王不对王”这是朝廷的明令,违者轻则交宗人府,重则视作谋反,这也包括父子,何起云的便宜父亲高平郡王与云中亲王,他俩虽为父子,但一年也只有在老亲王的生辰才安排聚上一聚,并且全程还要有朝廷指派的人在场。

其他在京外的王,没什么特殊情况,一辈子都见不上一面,此外无旨不得离封地、无召不得进京。

何起云这样有封邑的人,级别比不上王,朝廷似乎也没将他们看在眼里,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不落下话柄,也都对相聚有所避忌,通常与别的皇族中人罕有走动,就连过年也都分开回去,平日时节都是送张贴代了问候。

“最是无情帝王家,回家看看都诸多讲究,有意无意的设下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初次得知这些的何起云嘀咕着。

“夫君,你说什么呢”

“哦,没什么,对了,你之前说纳妾这事怎么没下文了”

“这事呀,我看你整天在封地里不回来,我都寸常闲置,就以为你不需要了呢”自幼生长在家风端正,管教严厉的上官倩,自有大家闺秀风范,性子娴惠之外也相当淑女,“时常闲置”这四字一出口,内心羞耻感爆棚,头一次不正经说话的她,脸红得都要渗血了。

由此也看得出来,上官倩对于何起云经常住在封地,是有点情绪的。

“我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嗯~,我变了,哎呀,要死了,一定是被坏蛋夫君带偏的”上官倩感到没脸见人,头越来越低都要埋在胸口了。

“碗里的饭都未食完,还想添,这是我的错,这些时日冷落了夫人,今天我要吃干抹净,一粒饭一滴汁都不剩,小茜、小芸,你们先下一下车”

“夫君,你想干嘛”

“想”

“不行的,这是在马车上,还有路人呢”

“做自己的事,莫管世俗”

“停!夫君,我现在就给你纳妾,小茜、小芸你俩回来,夫君你挑一个,或许两个都行,回头纳妾礼我来补办”

上官倩慌忙下车头也不回的挽着裙跑了,她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观念,使得她还没有能接受这种程度的荒唐。

“夫人莫跑”何起云也跳下了马车。

结果越喊越跑。

“小娘子,快到我的滚烫的怀里来,外面冷”何起云追着喊着,上官倩本来都停下来了,听闻撒腿又跑,但又怎么跑得过何起云呢。

“嘻嘻嘻,我让你跑,这辈子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追逐嘻戏了一会,何起云握着上官倩的手说道。

大白天的又有游人,被握着手的上官倩表示十分害羞,又听到这撩人的声音响在耳旁,那就更受不了了。

“夫君,你,你放开”

“为什么?”在何起云看来,这握手多正常的事,扭扭捏捏,怎么搞得像偷情被捉奸了似的。

“你,你,你不要这样,有人看着呢,先放开,晚上房里怎么样都随你,这,这,哎呀,你放开”上官倩挣脱了几下都没把何起云的手摆脱。

“倩儿,你怕人看到就不要闹出动静,引起人的注意”上官云闻言当即静止了下来,只剩下眼珠子在转。

“夫君,你放过倩儿吧,我求你了”

“晚上有的是你求饶的时候,嘻嘻”

“哎,你坏死了”

何起云执着上官倩的手,就在堤边散起了步,只是上官倩的身体都崩直了,还极力的试图用裙摆遮挡两人的手,那紧张样不比当初那头一晚。

“夫人,这里挺多人的哦”

“嗯”

“大冬天的还游山玩水,这里的人雅兴挺高的嘛”

何起云这就有点少见多怪了,但他还不算这个圈子的人不怪他,就这点温度这点风,对于文人雅士来说算什么,毕竟煮雪烹茶这种事都能传为佳话,并争相效仿。

“嗯”

“咦,那就是文会嘛”只见不远处的柳堤下,有人在围炉煮茶,有人抱琴浅唱,有人高谈阔论又或吟诗作对。

“嗯”

“夫人,你的手为什么出那么多汗”

“嗯”明知故问,上官倩给了他一个小小的白眼。

“那里好热闹哦,还有人往那里去,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嗯,吓!”

建在湖边的亭子里面或坐或站着七八个人,有男有女,男的带些书卷气看着并不呆,女的明艳动人可惜有点作。

携美同游,这是读书人的一大爱好,而美人自古爱才子,才子佳人总是有说不尽的风流韵事。

只是这置身美景又美人相伴,你吟首上坟的诗,真的合适吗?还有那位仁兄这是湖,关登山什么事?接下来那人,何起云都懒得吐槽了,大冬天的你吟夏天就算了,这晴朗的天气,那来的雨纷飞,还有飞燕又是什么回事?

这摆明就是提前作好的,又或都作了几年可能都在不同场合显摆过了的。

但这并不影响围着的人大声叫好鼓掌齐鸣的,还有那尚未走近就大声附和并趁势吟上自己一首大作。

这让何起云对文人又多了种切身的了解。

“夫人,我们回马车上吧,别着凉了”

“要不再看看”

“你喜欢诗?”

“嗯,可惜我不懂耶”

“哦,我也不懂,你喜欢那就再看看”

“夫君怎么会不懂,你那首‘直下看山河’我就觉得很好”

“呵呵,那不是……”

“那诗听起来很顺口哦”上官倩听到有人吟诗,打断了何超云的话。

“还行吧”这种打油诗,文学修养不高的何起云能一天写十首。

“咦,林将军也来了”一身儒衫的老书生向何起云打了个招呼。

“哦,那个,你也在呀,好巧哦”

其实一点都不巧,这位曾经出现在上官家的老童生,从不会缺席这方圆几十里的各处文会,毕竟他作为读书人对诗比对科考还感兴趣,不然也不会几十岁了也还是个童生。

而这位叫汪论的老童生对何起云印象深刻,毕竟何起云给过他同作一首好诗的机会,这首诗现在还都在小范围的传开了。

“将军,此地景美人和、文风兴盛,将军又携夫人同游,为何不即兴吟上一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