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直下看山河(1 / 2)

亲自驾驶增加了制动系统的云轫2.0马车,何起云载着媳妇回娘家。

马车有马车的驾驶乐趣,更何况路上就他的最轻快,马力都不用全开,信马由缰便一車绝尘。

就是体验感不太行,云轫3得解决防震的问题。

上官家离将军府不远,毕竟是在同一个县,不久便可到达,今日是上官倩爷爷的寿辰,作为大户人家又因上官老太爷的缘故,今日的上官府可谓热闹非凡,何起云一行到来时府前已是停满了车马。

上官老太爷曾经做过京官,虽然告老还乡但县里无论是官府还其他大户都给足了面子,尤其是读书人和官场上的就更是都来齐了,这是因为他德高望重在士林有一定的名望外,还有就是他有上表奏章的能力,他年中与朝中会有一两次互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总之周边有头有脸有点身份的都来了。

镇国将军的到来,自然引起了关注,经迎宾一唱,林家主事便带着人到门口迎接,宾客也没有托大,全都起立欢迎,上官老太爷也都不再安坐,在厅口相迎。

没办法,身份摆在那里,我吃的穿的住的可能没你好,但我比你尊贵。

若谁落上个轻慢受封皇裔的名头,在座的没一个能有好果子吃。

若说上奏章这事,何起云直接上不了,但他爹行,他爷爷更行,关照提拔做不到,拿捏个人是简简单单的事,这个更甚十倍于上官老太爷给穿小鞋,上官老太爷对上何起云都要做做面子上的功夫,自降身份作个态没什么,不求落个好,只想别惹身臊,没必要。

何起云自然不懂这些,但基本的礼貌还是有的,学着电视上演的,拱手与周围打招呼,再向老太爷祝个寿,花花桥子众人抬,宾主尽欢。

寒暄一番,何起云自然是坐到了主桌,上官倩拜完寿则到后堂找她娘找她姐妹去。

古代大户人家的酒席挺有意思的,何起云第一次参加算是长见识,领略了一翻吃席文化,这与他之前吃过的所有席都是不一样的感受,深感人情世故尊卑有别,单就喝酒的礼节和祝酒词劝酒的话语等都够他学几载了,这远不是一句“都在酒里”能比拟的。

酒过三巡,众人开始了各自的表演,尤其是那群读书人,先是以贺寿诗贺寿字画开场,然后逐渐跑偏变成个人才艺展示,这是惯例了,众人除了看呆了的何起云外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破案了,他终于知道在古代没有网络传播的情况下,那些诗词是怎么被人记录并流全开来的了,也明白文人墨客为什么那么多局了,今天这个画了幅得意的画,明天这个写了手满意的字,后天那谁写了篇好文章作了首好诗词什么的,都找个由头组个局,创造机会让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最好广为流传,而每逢大场面自然人人都有几手准备就更是少不了了。

吃饱喝足后这场宴会才进入高潮,气氛最热烈的时候,作为父母官的县令大人都都忍不住下场显了丑。

在相互吹捧或勉励中,不知道怎么的,焦点就落在了看得正欢的何起云身上。

诗词歌赋琴棋字画这些属实难为他了,专业不对口呀,要是说锉配个凹凸锉配或是燕尾槽什么的,还是叫他组装个发动机,这些他都能接受。

他连连摇手推托,众人却以及他谦让,再加上上官老太爷看着孙女婿那和蔼和鼓励的眼神,何起云只得皱着眉头接了下来。

站起来酝酿一下,何起云搜肠刮肚搅尽脑汁半晌还是没能组出两个文雅点的字,直直的挺在那里,现场气氛尴尬极了。

要不放弃,反正没人能勉强他,正想坐下时看到堂前月色如水,他想着要不念首《静夜思》敷衍一下,但又怕已经有了,当众读首流传的儿诗,这不是更让人笑话吗,算了。

嗯?不知道怎的,看着月色之下夜风吹拂,触景而动,何起云的脑中除了静夜思外,还想起了几句诗词,诗词为何人何作,出之何处都不记得了。

“各位同学,在下才疏学浅,诗词就不作了,读几句诗词给大大助助兴,献丑了”

“将军谦虚了”众人本就没什么期待,让贵宾露一手也不过是宴席礼仪,也就何起云当了个真,现在他那么一说众人就更没了兴趣。

“咳咳”何起云拿起了酒杯,抬眼挑眉看出堂外,看上了夜空,这范儿真没差在场的那一个,不用说,又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多看电视还是有好处的,毕竟影视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屏幕上流传的每一帖都可以说是装碧的典范。

“把酒问姮娥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何起云就将记得的诵读了出来,应景不算工整,但也说明他是即兴而作,并非事先准备。

别说,这众人烘托的氛围下大声诵读感觉挺爽的,他爱上了。

“没了?”

“噫,这个?不算草包哦”不算草包,这是读书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这是诗还是词呀?”

“没听过”

“意境有了,立意也高,但读来觉得不完整,像首残缺的诗词”

“确实不太通顺,像是拼凑的,可就这几句已是相当不俗了”

“诗词不完整,意思倒是都表达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