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梅花+还珠之皓祯(完)90(1 / 1)

  对于部队的大小干部,罗志刚采取密集的爱国教育的培养,然后他们会将这种教育随之用在自己的队伍里,因此罗志刚的队伍凝聚性很强。

  袁世凯不满足于大总统的职位,竟然妄想恢复帝制,罗志刚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还是表现的异常悲愤的,他说:“我建立部队,培养人才从来没有打算将炮火指向我们中国人,只为了驱除蛮夷复我河山,可是现在却有人之一将我们中国拉入死亡,因此我也不得不开始违背我的誓言了,我们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将所有在我华夏的领土上胡作非为的蛮夷们,还有那些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私欲的人,他们不是中国人,不是我们华夏子孙。”

  袁世凯称帝后,蔡锷首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护国的旗帜,罗志刚最先响应,他手下大都是精英,跟蔡锷旗下组织的部队不一样,加上承德跟北京距离并不远,很快就领兵杀到了北京。袁世凯这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直部队,加上各省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历史上他曾经当过三十八天的皇帝,可是现在更短,仅仅十七天。袁世凯下台后,很快就呜呼哀哉了,罗志刚整顿部队,埋葬了死难者的尸体后,回承德休养生息。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时代,至于张勋,罗志刚并没有放在眼中,有孙中山等人的存在,他不会成什么气候,果不其然张勋在袁世凯死后,竟然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复辟,孙中山立即举起护法旗帜,号召国会议员南下护法。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上,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政府大元帅。军政府成立后,罗志刚并没有加入,反而在孙中山的提议下,提前建立黄埔军校,并担任了第一任校长。

  拿到任命后,罗志刚忍不住仰天长笑,自己竟然夺了蒋光头的校长之位?虽然罗志刚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他知道不论是军事,还是能力,自己远远比不上蒋介石,但是有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有优势,那就是他手下的能人多啊!这些年资助的成果啊!

  众人拾材火焰高,罗志刚又曾经研究过黄埔军校,所以提出的意见,无不令众人惊慕。罗志刚觉得既然黄埔军校比历史上提早成立了六年之余,那么就应该替中国培养更多的军事奇才。他毫不吝啬自己手中的人脉跟钱财,花重金给每一名学员配备最先进的装备,并专门请了著名的将领来军校给学员上课。

  因为孙中山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逐渐成功,黄埔军校又多了不少的资助跟人才,只要是人才,黄埔军校就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这些年留学生们在国外学习的先进的技术,其中还有几个参加过慕尼黑特种训练的留学生回归,黄埔军校一下子就成为众人的焦点,罗志刚并没有对学员进行什么爱党教育,他只是强调坚持爱国教育,要求将自己是中国人的信仰刻在骨子里。虽然对此有人不是很满意,但是到底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国民党内部曾提议撤掉罗志刚的校长之位,但是罗志刚一走,资金还有技术,以及人脉估计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的丧失,提议的人又不愿意自掏腰包,所以倒是一直无法执行。罗志刚不想将人得罪的太狠,依旧坚持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加上孙中山在刘华等人的不小心的引导下,提前积极进项革命的三民教育,并且开始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黄埔师生更是坚持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政策,所以支持罗志刚的人也很多。

  罗志刚这些年除了罗玉麟并没有其他的孩子,一个不想沈嘉珊受累,第二个,是为了让罗玉麟受到更好的教育,好在罗家老两口都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做大事的,他现在在挽救中国的命运,罗家人努力不让一点点的家事影响到罗志刚。妻子沈嘉珊更是努力完善自己,努力地站在罗志刚身边,不拖他的后腿,罗志刚也没有染上任何恶习,自始至终都只有沈嘉珊一个女人。

  罗志刚坚持孩子应该从小教育,所以才罗玉麟年满八岁后,就将他跟沈嘉珊接到自己身边,让他一边上学,一边接受自己身边牛人的指导教育。1919年,罗志刚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周恩来学成归国,罗志刚等他再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还不等他阻止觉悟社,就将其引入旗下,黄埔军校的很多政策,很符合周恩来的理念,加上跟罗志刚谈话后,周恩来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可以发展的地方,所以就被罗志刚留了下来。同时被罗志刚收纳的还有马骏、郭隆,以及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张若名等女性。

  觉悟设没有了,这些人才也都被罗志刚物尽其用,其中邓颖超更是在罗志刚的支持下,建立了妇女协会,荣任主席。有了周恩来的好口才,以及罗志刚的理念,罗志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蒋介石是个领导奇才,但是很多他的政策,曾经生活在五星红旗旗下的罗志刚都很不喜欢,所以趁他还没有发展起来,罗志刚打算不让他发展壮大。现在的蒋介石,因为在因受粤军将领排挤,常离职滞上海,正在跟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罗志刚经过精密的部署,派遣心腹抵达上海,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最后定下万无一失的计划,给他开了暗枪。虽然并没有达到罗志刚想要的效果——人没死,但是残了……子弹打到脊柱,他的下半生预计要在床上度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