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皇帝东归、蝗灾 曹欣:没什么是吃货之……199(2 / 2)

  一个棉球一个棉球的摘下来,虽然累,但是特别治愈。

  洁白的棉花捏在手里软软的,陈宫在亲眼见证了,去处棉花籽之后敲打的蓬松的棉花纺成的棉线的时候,便钻进地里,再也不想出来了。

  “阿父呢?”曹欣对这段历史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自家阿父吗?

  来人禀告道:“皇上命主公去洛阳修缮宫殿。”

  ……

  曹欣看着陈宫跟袁鉴,想要弄明白这是为什么?

  不是因为害怕李傕与郭汜,所以让阿父过去,怎么又让他去修宫殿?

  谁能给自己解释一下,这是为何?

  “主公觉得皇上读书太少,做主为他安排了包括荀先生在内的五位大儒授课。皇上不想读书,所以……”

  听到这个荒谬的理由,不光是曹欣懵了,就是袁鉴也没忍住脱口而出:“大汉要完了吗?”

  因为不想读书习武,所以将专门去保护他的曹操支走这个理由,让所有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袁鉴眼珠子一转,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个人尽皆知。

  百姓们提及朝廷,提及皇上,眼中开始已经不抱希望了。

  这样的皇帝,必定会长成昏君,不是吗?

  皇帝威信大降的同时,曹操的威信自然就得到了提升,百姓甚至觉得被曹公统领挺好。

  曹欣看着袁鉴熟练的运用舆论战,就让阿父得了民心,真心觉得他厉害的很。

  而且这人就跟传销头子一样,跟他说几句话,就能被带到沟里,为此面对袁鉴,曹欣就秉持能少说话,就少说话的行为,毕竟自己太笨了。

  棉花摘取之后,取出棉花籽,就可以直接用了。

  曹欣带着陈宫就地就开始找了数百妇孺,一起纺线织布。

  同时还给家里人,一人做了一身棉衣送她回去。

  袁鉴见曹欣每日这般忙,还坚持练字读书,心中很是佩服。

  “蔡师傅说,如果说要写一页字,少一个问题答不出来,日后就不允我出来了。”曹欣听到他的感慨,连忙道:“蔡师傅每十日就要我给他送一次作业。”

  袁鉴其实不疑惑蔡邕先生会给她留功课,因为在陈留的时候,他就知道曹家女娘是蔡公的徒弟,而曹公所有儿女之中,只有她一人是蔡公亲收的徒弟。

  他不明白这是为何?但是想到曹公爱女的传闻便觉得可能也不奇怪。

  只是没想到,曹欣竟能如此自律?想想因为读书就把能救他命的人支走的蠢皇帝,袁鉴觉得曹家妹妹都能强上对方百倍千倍!

  曹欣听到他的疑惑没有回答,心中感慨道,让院士给中学生小灶,中学生会不珍惜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