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吉兆 曹欣:听我在胡扯。(1 / 2)

  只是曹欣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曹洪的祝福能够增加愿力。夏侯淳的却不可以,她将这件事记下,准备日后好好调查。

  原本只想给阿母增加好感,愿力的增加让曹欣明白,亲密度应该不光只是让自己看到对方的身体情况,还有别的作用。

  “多谢阿姊。”曹操将说了几句话就睡着的女儿抱回房,交给丁氏道:“我已经手书信件,派人送去洛阳,交于阿父,请他为欣儿请神医。”

  丁氏惊喜的看着曹操,然后欢喜道:“阿瞒,阿瞒,谢谢你,谢谢你。”

  曹操看着丁氏怀中的孩子,柔声道:“希望有用,阿姊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欣儿离不得阿姊,阿瞒亦是如此。有阿姊助我,阿瞒心中甚是欢喜。”

  说罢还给曹操说了,打算将族中子侄放到一起亲自教养。

  丁氏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并且保证,会派人照顾好这些孩子。

  “等欣儿长大些……”等女儿大了,她也要给女儿请名师,让她成为人人称颂的才女。

  作者有话要说:  曹欣:保命保命!保住命,抱好大腿,不用上进,这一生就妥了。

  丁氏:别人有的,欣儿也要有。我儿聪慧,长大后定然风华绝代。

  ps:感谢科普,在三国时期确实不能称呼人为‘大人’,只有孩子称呼父母,或者子侄称呼叔伯,才用大人。

  pps:原本设定的仆人是忠诚度,父母是亲密度,其他是好感度,但是写着写着容易写乱,统一全部改为好感度。

  第8章 吉兆 曹欣:听我在胡扯。

  丁氏的话没说完,但是曹操已经知道她未出口的话是什么。

  如果欣儿能长大,曹操心想。他定然为女儿延请名师,自己的女儿不过三岁,就已如此聪慧,好好培养,定然不会比蔡邕之女差。

  想到蔡邕对外宣扬炫耀女儿的聪慧,曹操也想宣扬宣扬。

  蔡邕之女六岁能辩琴,那是自幼熏陶。自己的女儿常年卧床,但是能说出同心协力的话,自然也是不差什么的。

  “我寻常随意说的话,欣儿总是能记在心里,并且常有自己的见解。我时常在想,是不是孩子太过早慧,才会如此多舛?”丁氏看着怀中的孩子,难过道。

  曹操伸手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按了按,道:“我自认不缺才华,阿姊你亦是自幼饱读诗书,我们的孩子,必然是聪慧的。待……待孩子长大一些,我们亲自教导。咱们的孩子,才华定然是不输于蔡邕之女的。”

  “蔡邕之女?是那个叫蔡琰的孩子吗?”有了女儿之后,丁氏对这些事情就很上心,因此也是听过这件事情的。

  曹欣迷迷糊糊听到了蔡琰的名字,隐约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却没有多想。

  可突然又听到阿父的声音:“就是这个孩子,六岁辩琴。想来定然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娘,当然……咱们欣儿也不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