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江北节度使李渊104(1 / 2)

“前十之中我这边就占了三人,可真看的起我啊!能把永年和存孝硬塞进前十,看起来是来者不善啊!”姜斌看完后嗤笑一声。

“不知军师可得看得出来是何人的杰作?”

“主公,你可真是看的起我啊!”王羽直接无语起来。

“有可能是世家之人,有可能是朝中大臣,也有可能是太平叛军,主公你得罪的人可不少啊!”王羽分析道。

“最有可能是谁呢?”

“等日后谁受益最大,不就自然而然暴露出来了吗?主公,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没有必要太过计较了,等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即可。”王羽摇了摇头道:“如今,我们真正需要观注的是长安那位人物的态度。”

“是啊!”姜斌也是放弃了追根究底的想法,默默的看向远方天空。

……

公元681年,隋文帝杨坚弃用了沿用了20年的开皇年号,改元仁寿。

十二月中旬,李渊总算是成功剿灭了巴蜀之地的叛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让叛军首领太平渠帅安禄山、史思明逃走了,不见了踪影,李渊也只能叮嘱当地的郡守负责继续追捕,然后便带领大军班师回朝了。

至于南方。

杨林也是共经历了三次大战。

第一次大战,

阵前斗将,

宇文成都不敌太平叛军猛将殷受,被重伤,

随后叛军军中士气高涨,乘机发动攻击,小胜隋军。

第二次大战,

杨戬出战,殷受不敌,随后叛军大将黄巢、英布一同前上,才稳定住了局势短暂的和杨戬战平,而后靠山王杨林抓住时机,乘机全军出击,小胜太平叛军。

第三次大战,

太平叛军见斗将不敌,于是直接拒守城池不出,杨林无奈,直接又在南方各郡调兵二十万,总共近五十万兵马将庐陵城团团包围住,其重兵攻城一次铩羽而归,于是便只围城不再攻城了。

……

“一姜二项三杨戬,殷受杀得宇文残,

六龙七吕八巨霸,枪绝姜松携李安,

黄英张关邓天王,个个神勇力抗山,

樊贵二伍和阔海,皆顶军中半边天,

老辈杨林罗定伍,老当益壮不输援,

雁门黄高神射李,许魏灌张皆善战,

新尚左叹未逢时,老将韩邱暗自惭,

大隋猛将三十六,打末铁枪来崇善。”

已经显得老迈的隋帝坐在龙椅之上,轻轻的吟唱着这几句已经传遍长安各个角落的歌谣。

台下众大臣皆是默不吭声。

“不知各位爱卿,可知这歌谣是何意啊!”隋帝杨坚微微一笑问道。

“启禀陛下,此歌谣是在捧杀琅琊侯。”忠孝王伍建章走出来铿锵有力道。

“哦!何解?”

“前十武将之中,琅琊侯姜斌排在第一位无可厚非,然而却将没有名气的姜松和李安排在第九第十,而此二人皆是琅琊侯的麾下部将,‘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这不是赤裸裸的陷害吗?”伍建章悲愤道。

“伍爱卿多虑了,朕岂会看不出来是歹人的毒计,想让朕自断一臂,这是把朕想得太狭隘了。琅琊侯姜斌为朕镇守边疆数年,亲自护卫朕之安全,朕怎么可能被三言两语给蒙骗住呢!”隋帝杨坚笑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