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一大波乱入来袭88(1 / 2)

【叮,本次共乱入十人:

乱入第一人,

三国演义:冢虎,司马懿,

武力66,统帅94,谋略100,政治99,魅力76。

携带人物:张春华、司马师、司马昭、司马防、司马朗、司马通、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敏。

植入身份:名司马冢,年龄19,因发现赵政胸有凌云之志,遂加入赵政麾下成为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其整个司马家族也皆已经投效赵政。

和诸葛孔明一个层次的猛人,最牛逼的就是其硬生生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㕡,共曹魏三代君主,然后通过政治手段夺取了曹魏政权,为司马取代魏国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乱入第二人,

楚汉演义:九江王,英布,

武力100,统帅97,谋略85,政治68,魅力46。

植入身份:名英江,年龄20,因为其勇猛又精通兵法韬略,被朱元璋看中,与之结拜为兄弟,将其收为己用。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和朱老板也是挺搭配的。

乱入第三人,

秦楚西汉时期:毒士,陈平,

武力66,统帅78,谋略102,政治98,魅力68。

植入身份:名陈独,年龄22,刘季的同乡,目前已经投奔刘季麾下。

西汉毒士陈平,这位可以仅仅次于谋圣张良的狠人啊!‘六出奇计’每一条都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同时也彻底坐实了陈平‘毒士’的称号!

这六条计策,一条比一条毒!

第一条毒计,是在陈平投靠刘邦后不久。当时正是楚汉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楚汉双方围绕着郑州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斗。在这期间,陈平提出了一条妙计,用金钱收买项羽麾下的将领。借助这些将领,在楚军内部散布谣言,说项羽麾下的大将钟离昧,早已有了背叛项羽的计划。又说项羽麾下最重要的谋士范增,私底下也和刘邦有来往。

第二条毒计,也是陈平离间计划的一部分。在项羽派使臣前来的时候,陈平先是奢华宴席招待使者,然后假装以为使者是范增派来的。而当使者说出,自己是项羽派来的之后,陈平马上换了粗陋的宴席。等到使臣返回楚军后,向项羽禀明情况,项羽自然也就更加不信任范增了。经过陈平的离间之后,项羽集团内部,很快就出现了猜疑之心。最终,范增被贬,气愤而死。而钟离昧则是被项羽疏远,彻底离心离德。

第三条毒计,则是在施展离间计的同时,刘邦当时已经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为了帮助刘邦脱困,陈平再施毒计,先是给项羽写了一封诈降信,提出要在荥阳东门方向,对项羽正式投降。等到项羽主力被集结在荥阳东门之后,陈平又找了两千名妇女,从东门逃窜,以此吸引其他几个门的士兵。就这样,在陈平的操作之下,楚军被成功转移了注意力,刘邦也得以顺利逃走。但问题是,在乱战当中,那两千名妇女,最后要么被楚军士兵抢走,要么直接死于乱军之中!虽然让刘邦成功逃走,却实在是过于阴狠。

第四条毒计,则是在刘邦逃离荥阳之后,又过了不到一年时间,随着韩信在北地战无不胜,汉军方面开始占据优势。然而就在即将决胜的时候,韩信派人来找刘邦,提出想要做齐王。刘邦得知此事后,刚想破口大骂,便被身旁的陈平踢了一脚。刘邦这才醒悟过来,很坦然的封韩信为齐王,这才使得韩信率兵南下,与刘邦汇合,最后在垓下围死了项羽,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陈平的这条计策,应该算是几个计策当中,唯一一条不算太阴险的计策。不过他的这条计策,却从根本上坑死了韩信。而此时的陈平,也已经成了刘邦身边最核心的谋士,可以和张良平起平坐。

第五条毒计,则是在汉朝开国之后。汉朝开国之后,韩信作为诸侯王中,势力最大的一个,被刘邦深深忌惮。在陈平的计策下,刘邦假借出巡为名,经过韩信的领地。在韩信前来见他的时候,直接绑住了韩信。此后,刘邦将韩信带回了京城,改封为淮阴侯,并且再也没有放韩信出京。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汉朝内部分裂的问题,可以说是功莫大焉。但这条计策,对于韩信来说,可就有些太过歹毒了。

随着汉朝统一天下,中原地区彻底太平,唯一的敌人就只剩下了北方的匈奴。此后,刘邦率大军征讨匈奴,结果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后世史称‘白登之围’。就在刘邦被匈奴围困期间,陈平再次巧施毒计,用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王后,借助这位王后的嫉妒心,让这位王后给单于吹枕头风,最后放了刘邦。这次解除白登之围,便是陈平的第六条毒计。

陈平的这六条计策,可以说是对汉朝贡献极大。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直接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六条计策,全都是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显得有些过于毒辣,所以陈平才会被后世称之为毒士。

等到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把持了大权。陈平利用自己过人的智慧,不但很好地保全了自己,同时还为西汉功臣一脉,保留下来了很多力量。等到吕后去世以后,陈平又联合周勃等一众开国功臣,杀光了吕家外戚,重新拥立汉文帝即位。汉文帝即位后,陈平受封为丞相。又过了一年之后,陈平安然去世,一代毒士,终是得以善终。

乱入第四人,

夏商周时期:百家之祖,姜子牙,

武力72,统帅100,谋略103,政治100,魅力98。

携带人物:吕伋、吕印、邑姜。

植入身份:名吕望,年龄36,李渊的至交好友,目前为李渊麾下谋士。

姜尚又称吕尚、姜子牙、吕望等,中国商朝末年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思想家,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博闻多智,刻苦力学,通晓天文地理,深谙治国安邦之道。因生当纣王之时,才无所用,“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后周文王遇之于渭水之阳,延请姜太公,“拜为师”。一说商纣暴虐,他隐于海滨,经散宜生、闳夭之招而归于周国。周武王即位后,尊之为“师尚父”。他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谋主,在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战后因功受封于齐,都于营丘,成为齐国始祖。武王死后,姜太公作为周之太师,与周公旦等共同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并得到专征大权。姜太公在一百余岁时去世。

姜太公先后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军,又问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他被视为姜氏齐国以及齐文化的创始人。道家尊之为始祖,兵家奉之为武祖,儒、法、纵横诸家,亦皆追溯其为本家人物,故姜太公有“百家宗师”之称。其著作有《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均失传。兵书《六韬》据说为他所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