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剑南道39(1 / 2)

春秋时期,有人曾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当时的蜀地,以此表现出蜀地之艰难,后汉阳一统,整治各地驿路,剑南道便又是一处令众人头疼的地方,好在最终在尚书令齐奉世的亲自督办下,由工部主持,勉强算是功有所成。

蜀地虽不甚繁华,但其内成都之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太白剑宗也在其中,其粮食产量丰富,涵养整座剑南道还有富余,这也是当年蜀国号称守住蜀道就能守住国门的后勤底气。

且说太初八年,为了保障战时北凉后勤漕粮不受任何人节制,许煜开始在剑南道、河东道两道布局,其中剑南道就是想要借助成都粮仓来供给北凉,可惜谢昌贤升任户部尚书,一上任便把手伸进了剑南道这个北凉的大后方,不知是否是陛下暗示还是谢昌贤私自为之,直接出手以铁血手段清洗了当地的豪阀,若不归顺要不一道圣旨降下,连根拔起,要不暗地里由暗部出手,让其烟消云散,一明一暗的心照不宣出手,讲这些不愿归顺的地头蛇打入了地狱,而那些愿意归顺的基本也被暗部扒掉了一层皮,再无藏私的可能。当然,这些所涉及的世家并非都是许煜的手笔,其中各方的明暗势力都被清洗,彻底掌握在了京都的手中。

太初二十七年末,也就是林穆辰出凉州的那年,出自谢门门下的谭冠林出任剑南道从三品的副转运使。

林穆辰与杨策自南疆道西行北上,两人快马疾驰近十天,终于抵近剑南道成都城。

杨策问道:“还有一半路程,若安排什么动作,这个时候也显现出来了。”

林穆辰点头道:“差不多了,可是咱们早已远离南疆,这南晟王难不成还会追到剑南道来不成?更何况他知道你跟在我左右,更何况我自己也已破镜至一品佛家金刚,寻常杀手来了也是枉然。我实在想不出来,这威胁会从何来?可怕的不是要来的敌人,而是未知的敌人。”

剑南道节度使府,一位儒雅青年人,在眼前的地图上轻轻划下几笔,一旁的节度使符盛昌笑道:“老朽冒昧的问一句,这到底是不是谢昌贤谢宰府的意思?”

青年人轻笑,符盛昌眯眼问道:“难不成是上面旨意?”青年人依旧笑意盎然。

符盛昌苦笑一声:“其实我知道,自打你来上任的那一刻,我这位正二品的剑南道节度使算是将这一道控制权交还给了陛下和谢宰辅。”

谭冠林道:“大人何必妄自菲薄呢?我不是来揽权的,更何况就算鄙人不来,这剑南道也不在大人的控制之下。”

符盛昌道:“那你又何必来此?又何必来我这节度使府?”

谭冠林答道:“今天我过来,一是来知会大人一声,二是借贵府来掩个耳目,至于我为什么来剑南道,恕我不能告诉大人。”

符盛昌哼了一声:“不就是为了节制北凉,有何忌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