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 / 2)

  这评价很是不低了。

  李檀昙也觉得这味道极好,只是可惜还差些酸菜,她之前在西南某县当地吃羊肉米线时最喜欢的就是加上满满的酸菜和辣椒油。

  酸菜的酸味中和羊汤的鲜味所产生的味道,绝了。

  只可惜家里现在没腌酸菜,过些日子但是可以买些白菜回来腌些,腌酸菜时间不长,正好能赶上林家饭庄开业。

  “二位觉得这米线如面条相比如何?”

  “面条劲道,米线顺滑,二者各有一番风味。”

  “那若是开一个制作米线的工坊,两位掌柜帮老身看看这物可能卖出?”

  周兴和张铭恩这会总算知道换一个工坊投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李老夫人想再建一座工坊专门做米线售卖?”

  李檀昙点头,“正有此意。”

  这个想法其实也是近几日才起的,这几日家中实验米线,最累的不是繁琐的熬汤备料环节,而是最初的的制作米线环节。

  如今家里定下要去县城买的米线有羊肉米线、鸡汤米线、骨汤米线、干拌米线几种。

  李檀昙对自家店里的手艺有信心,就凭这满院留香的手艺,生意应就差不了。

  但万事俱备尚欠东风,什么都准备好了,唯独这米线的制作无法抽调出人手来每日现做。

  思来想去,与其雇人来给自家做米线,李檀昙觉得还是建一个工坊比较划算,一则能给林家饭庄提供现成的原材料,二则还能往外售卖。

  米线好吃的秘诀在于做法而不是原料本身,所以即使将米线卖出对自家的生意也没多大的影响。

  “二位掌柜可有意?”

  现成的如玉坊就不要想了,这刚开始筹备的米线工坊倒是还有机会。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张铭恩,他大笑一声拱手道,“需要张某做什么,林婶子尽管吩咐。”

  这便是有意入伙了。

  周兴思虑了一番,也道,

  “我这侄子脑子虽木,但胜在灵光,有事李老夫人吩咐就是。”

  入股如玉坊之事眼前的老太太死活不愿意,那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这米线利虽比眼影薄,但这么好吃的新式吃食,想来生意应该不错。

  其实合开米线工坊也好处,如玉坊自己毕竟是半途加入,说话难免气弱,但这米线工坊就不同了,三人一道开始,话语权也能一样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