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1 / 2)

  她其实并不是没有想过来县城支个摊卖吃的,虽然累但依照县城的人流量,肯定是能赚钱。

  想必有银子赚,林家人也不会怕苦怕累才是。

  林家出她这么个好吃懒做的老娘就够了,其他人还是要手脚勤快一点的,毕竟又没脑子又不勤快,那可怎么活!

  只是要做什么,还得再好生想想。

  很快面就端上了桌,和李檀昙记忆中鲜美的味道一模一样,一家普通的鸡汤面摊味道都能做得如此美妙,街边其他卖吃食的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从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香味来看,肯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那她想做餐饮的目标便又难了些。

  一个发展了千百年的社会,沉淀下来美食底蕴若是她随便拿出个现代的美食方子便能力压别人吸引顾客的话,那也太天方夜谭了。

  生意就没有好做的,且她完全不了解惠安县的餐饮情况,贸贸然进场显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吃完了饭,李檀昙带着媳妇女儿继续在街上闲逛。

  逛街的第一站自然是上次因腰包不足而中途遗憾离开的布布庄。

  这次李檀昙兜里有了钱,说话的声音底气都足了许多,果然有了钱腰杆子才挺得直,“老板,那个棉布,来三匹!”

  一匹布长约三丈、宽约两丈,换算成米就是长大概12米,宽6米,一匹布能做两到三身衣裳,三匹布正好够林家人一人做一身新里衣。

  “娘,买这么多棉布做什么!”

  李檀昙觉得她现在就是那向往花钱自由的风筝,而她的便宜媳妇和女儿则是那拉风筝的线,但凡她飞得高点,线就要拼命的把她扯回来。

  “别说话,我有数。”

  且让她再飞飞,把生活必须品买完,她保证下次花钱绝不当着几个抠门媳妇的面!

  买完布,李檀昙又问布庄掌柜,“掌柜的,咱们这可有棉花?怎么个卖法?”

  “棉花五十文一斤,婶子要多少斤?”布庄掌柜刚做成了三匹布的生意,心情正好着,听李檀昙又问棉花,态度较刚进来时殷勤了许多。

  过冬要做棉被棉衣,棉被李檀昙打算先做三斤的,各屋一床,便是六床棉被,再加上做棉袄的棉花,大概得二十五斤左右。

  “要二十五斤,掌柜的可知县中何处有弹棉被的地方?”

  “布庄便能弹,只是一床要二十文钱的加工费,婶子要弹几斤的?”

  “弹三斤的,总要弹六床,若是交给布庄来弹的话多久能取?”

  “五日后就行。”

  最后李檀昙出布庄的时候带走的只有三匹棉布和七斤棉花,二十五斤棉花中的十八斤被留在了布庄等待被弹成全新的棉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