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677(1 / 2)

  亲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金敞就算篡位成功,也不会让金察的亲生儿子有活着的机会的。

  金察对此也做了一些补救工作,比如让自己的儿子们镇守在赵国重要军镇,其中包括了陪都襄国。一旦他这边情况不好,金敞要有所动作,这些在外的儿子们也可以有所反应。而这个,反过来对金敞也是一种威慑,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这个后手怎么看怎么处处是漏洞,很多地方都寄希望于人性一刹那的选择,而人性本身就是经不起考验的...只能说,人果然是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的存在,金察希望金敞能‘安分守己’,希望儿子侄子们好好守望相助,以夏侯家、羊家、刘家旧事警醒自身。

  最终寄希望于一个可能,至于事情如果是另一个走向,那就是他没有深想、下意识回避了深想的了。

  而如今,最初埋下的祸患全都成真了...金察病入膏肓,金敞矫诏,令堂兄弟们回来,然后借机将他们软禁起来。

  金察驾崩之日,又是一个宫闱喋血之夜——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最终学到的就是人永远无法从历史中学到教训,所以历史一再重演。

  而就在这个宫闱喋血之夜里,赵国大城濮阳附近的一座小县城,爆发了一场战斗。对于镇受在此处的赵国守军,他们其实是相当摸不着头脑的...他们甚至不知道对手到底是那部分军队。

  和他们战斗正是已经孤军深入的冯遇春部...的一部分。

  许盈堪称‘胆大包天’的计划到底在他的一力主张之下开始推进了,为了保密,他甚至瞒过了建邺那边。建邺那边人员太杂了,很多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旦走建邺台阁的流程办这件事,就毫无秘密可言了。

  而这一次行动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攻其不备、打个突袭,要是行动提前泄露一点儿,那就没得玩儿了。所以就连京口这边以‘演习’为名拉出去的骑兵们,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是要去哪里演习,只知道跟着军官们走。

  好在许盈规定的军中操典里就说了,军事机密,不说就不问,所以也没人多嘴多舌,这个秘密直到和冯遇春部汇合,又一起走了一段时间,才慢慢为普通兵士所知。而这个时候,也是冯遇春和蔡弘毅商量好分兵的时候了。

  领着京口这边骑兵去边境与冯遇春汇合的正是蔡弘毅,如果说冯遇春是天生的将才,那蔡弘毅就是被许盈拿来当‘政委’用了...非常好用。

  之所以选择分兵,是因为越是深入,就越是到了赵国的核心地区,核心地区的象征之一就是人口密集,城池林立。这种情况下,大股人马过境,实在是太明显了!虽然行动之前,许盈已经通过赵国那边的情报想办法给冯遇春他们搞了一些‘身份’,让他们冒称是赵国某部分军队...但这是经不起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