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2 / 2)

  报信的小吏因为打扰了会议而有些不安,但还是很快道:“将军,是宫中有旨。”

  虽然许盈已经事实上以臣凌君了,但在封建社会法则之下,皇帝哪怕是做吉祥物,权臣也不可能真的视之如无物。所以天大事情都不能打扰的会议,天子的旨意一来就得停下,哪怕旨意里说的事情可能是一些琐碎小事。

  许盈和众人一起走了出去接旨...天子此时年幼,所谓的圣旨也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意思,若说的都是皇室相关,那估计是许太后和魏太妃授意的。而若说的是前朝相关,那应该是台中公卿拟好,然后有许太后、魏太妃用印的。

  魏太妃就是魏姬,她身为幼帝生母也该有自己的身份,但她之前身份太低,羊明都没来得及给她升品级就死了——当然,母以子贵,硬要封为太后也不是不可以。而许盈也不是个吝啬的人,按理来说给她一个太后位也未尝不可,真要说的话,只是太后的宫例要多一些罢了。

  但在周围的人参详了一番之后,还是只许了太妃之位。

  太后这个身份在汉时是非常有用的!皇后,或者太子之母,老公在的时候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可一旦老公驾崩,自己做了太后,那就是天高任鸟飞了。以孝治国的传统下,新帝对太后的尊重可不仅仅是面子情,或者纯粹孝心!而是哪怕是法理上,太后也有压制皇帝的可能。

  想当初汉武帝继位,起先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和窦太后的执政理念有冲突,还被教做人呢!事实上,汉武帝也是等窦太后人没了才能随心所欲做事的。

  如今年月,太后权威稍稍减弱了一些,但在天子年幼的前提下,还是能做很多事的。若魏姬不是个省油的灯,捧她做了太后,之后作妖起来也是头疼!为今后计,许盈身边的人才劝告许盈没有捧她做太后的。

  此次旨意说的事情也很简单,一方面给许盈加了一个太傅衔,这是八公之一,没什么实权,但向来有尊荣之意。加这个太傅衔的理由也说了,是许盈辅国有功,德行具为表率。都是些‘废话’,另外还借着加太傅衔这回事,再次强调了‘天子年幼,尚需大将军用心’云云。

  也不知这是在安许盈的心,还是在安自己的心。

  相比起旨意中明说的,随着旨意一起来的回函反而重要的多,这是对之前许盈上书的回应——之前许盈提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建议,虽然他提出来之后就可以去做,但中间通过台阁和宫中审议、批准还是必须的。

  对于政府机构来说,过程和结果几乎一样重要。

  回函几乎批准了许盈上书的所有事情,当许盈将回函放到桌上时,旁边的蔡弘毅也看见了上面的文字,笑着道:“这下纯臣他们该高兴了。”<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