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658(2 / 2)

  许盈好生勉励了这些南兖州士子一番,然后就让吏部的人安排他们的工作。对于钟衡特别提及的赵澄,许盈是多放了些注意力,但他没有再赵澄身上搞特殊待遇——若真是人才,必然会如同锥在囊中,锋芒毕露。

  他要做的只是关注这个年轻人的成长,给他提供发挥的空间、成长的余地、必要的引导。

  赵澄此时还没有发现他已经进了许盈的夹袋,只是怀着对‘工作’的期待,以及一丝跃跃欲试,入职了幕府——因为他的长处,也因为他自己要求的,他被安排到了兵部。当然,他不是要做武职,他只是很精于调配后勤而已。

  南兖州那块地方,他这个能力有发挥的余地...钟衡就是见过他这方面的能力,才注意到他的。

  赵澄之所以决定来京口,一方面是因为对许盈的崇拜,欲拜其为‘明公’,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认可许盈北伐的志向...不像一些侨居大族北伐是为了返回故里,赵澄更多出于儒生的志向。

  真正的儒生是有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的,太平盛世要‘致君尧舜’,兵荒马乱、天下割据之时要‘大一统’,这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且赵澄见多了因为天下割据产生的‘悲剧’,他就更希望天下一统了!

  此时北方被胡人所搅乱,最大的汉人政权竟在南方!这种情况下,哪怕没有许盈,他也会选择支持南渡朝廷,北伐统一!

  赵澄希望为推动北伐出一份力...虽然说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其他工作做得好也是间接支持北伐了,但他还是希望能离北伐事业更近一些。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他才在了解幕府架构之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兵部。

  “军中大比武今日还有最后一场,听说是...”军中大比武的事情有兵部参与操持,大家本就关心,再加上这年头这样的热闹不多见,很多兵部文吏本该当班的,也偷偷去瞧过了。此时说起来,口若悬河。

  赵澄是新来的,虽然正赶上军中大比武,却对此没什么了解。听同僚说也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一些情况后还加入了讨论——当然,很快歪楼到了北伐上,毕竟他对北伐是有执念的。

  许盈与几个心腹经过兵部这边地盘的时候,就听到里面年轻人的议论声外面都听得到,都是关于北伐的。这些年轻人因为没法参与到太机密的事情中,也因为历练不够,此时谈论北伐,颇有些‘键盘论政’的意思,内行人听了可能会发笑。<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