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654(2 / 2)

  刘媚子笑吟吟道:“是呢,郎君。”

  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许盈嫡长子许神爱。当初他被许盈带回豫章,后来许盈提兵东来,因为路途艰险,前路不定,他被安置在了豫章。后来虽然讨袁成功,但江东一带还不算安定,所以一直没有接他来。如今好不容易局面大定,这就让杨微来京时带上他了。

  杨微当时帮许盈的事,看似无声无息,实际上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如今这年头,姻亲之间固然有这种天然的立场,可也无法否定他对许盈的看重!而许盈这边一成功,他在江州那边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许盈这边安排他做了江州刺史,品级上比不上州牧,但刺史本来就是位卑权重的典范,那是中枢派去地方进行监察的!他在那个位置上,大大方便了许盈对江州的改造。

  如今各地官僚系统都在改造中,江州却是率先完成了最关键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江州是许盈的大本营所在,根基深厚,另一方面也是杨微出力甚多!

  如今最关键的工作完成了,许盈就派了其他人去接替杨微。至于杨微接下来的工作,许盈如今坐镇京口而鞭笞天下,不知有多少大事要做,且有他的用武之地。

  许神爱如今七岁(虚岁),还是个孩子。虽然这年头的孩子都早熟,他这样的大家族郎君尤其如此,但终究懵懂——他大概知道自己父亲讨伐了叛逆,如今已经官拜大将军,成为辅政权臣。至于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权力的斗争,未来的路...他都是不太清楚的。

  他看着京口,只觉得不愧是江东精华之地,靠三吴、倚建邺,可比南昌城要有气象多了!

  相比起许神爱这个孩子,一起来的杨微要看的分明的多!当初他在建邺时也曾多次踏足京口,他最知道京口是什么样子了!京口原本是三吴与建邺之间的一个转运基地,同时也是建邺的一道屏障,因此有了洗不去的军事印记。

  那时的京口不能说不繁华,但没有‘贵气’,秩序上更没有此时的井井有条。如今不同了,大约是许盈坐镇于此,其他人跟随,又有一些打算靠拢许盈的世家大族在此建立别苑,方便建邺、京口双城生活,京口消费能力大增,本身就变成了大市场。

  许盈又特意将京口好好规划、修补增建了一番,此时却是另有一种大城气度。<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