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2 / 2)

  就在小皇帝羊靖登基之后不到一月,数封旨意就从宫中发出,这些旨意都是以皇帝名义,又有太后加印,台中认可的。

  ——许盈加大将军号,加三公,为持节大都督,许京口开府之权。

  此时很多官衔都是虚的,大将军号也好,三公也罢,就连‘持节’本身也不是那么稀罕。但开府之权就厉害了,这从汉时起就是臣子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开府之权,就能组建自己的班子,独立处理很多大事了。

  而在如今局面下,开府之权在手,更是意味着许盈可以成立小朝廷。

  这有点儿像是后世东瀛的幕府,皇室在京都该怎样怎样,但国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是幕府的主人将军。

  第391章

  开府之权要害就在于自主、在于名正言顺——有了开府之权后,做的很多事都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以许盈如今为例,从他明确获得开府之权的‘诏书’下来,局面立刻开阔起来。最简单的,四方英豪、人心思动,许多有心人便主动上门来投了。在不是文盲就算是个人才的现在,这是非常难得的...从许盈得势起,不少人看好他,也有来投的,但这个‘规模’可不够用!

  把那些临时站队的人当心腹精英,那不能够,怎么都得慢慢考察着来。但如果将他们投入到需要人的地方,那就是九牛一毛,作用有限!

  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怕是速成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眼下要解燃眉之急,还是只能从现有的人身上想办法。

  能有人来投,只要不是间谍,不论才能高低,他们能来,许盈这里就收——无非就是因人而异安排到不同地方,更有才能的安排到要害出,只会点儿读写的支使到基层而已。用人之际,还真不怕他们来!

  对于许盈来说,年前有大批太平书院出身的士人来投,算是解了用人上的燃眉之急。当年他在长城县做令长,始创长城书院,发展到如今,长城书院已经是三吴之地最有名的学府了。考虑到这年头,学子们求学难,南渡朝廷太学不立,地方公学形同虚设,大儒私学与势族家学门槛太高,长城书院实际上是吸纳了广大南方土地上出身不高的优秀学子的!

  如今正是收获的时候,每年出来的人才都会往各处去。而如今作为与太平书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许盈成功起势,成为名副其实的辅政将军,不说新结业的太平书院学子了,就是那些已经在别处有工作的,也许多愿意投奔许盈。<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