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642(1 / 2)

  简单来说,袁继并非那种能改天换地的英雄!他终究只是一个被世界塑造的人,而世界轮不到他塑造。

  在袁继成功时,他与真正的‘英雄’是看不出差别的,那个时候他做什么都很顺利。如此,大概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是不世出的英豪,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结束乱世的。

  只有当他的事业遇到了阻碍,甚至于失败,一切才会露出真身。真正的‘英雄’能够得到其他人的信任,哪怕输的什么都没有了,也总有人愿意在他们身上加注一笔——当然,这和英雄的性格也有关系,毕竟转机不会天上掉下来。

  只有当一个人百折不挠,输到一文不名时,依旧相信自己能赢,并且为此不断努力,才能让本来不那么可能的转机变得可能,可能的转机变为现实。

  而袁继现在,其实还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但当他露出了一点儿虚弱,其他人就开始不看好他了。而事到如今,别说外面的人了,就是袁党内部,觉得局势不可挽回的人也是有的。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在最终结果出现之前,做事的人对成功与失败就会有一定预判。预判说起来是基于一种感觉,实际上却是对接触到信息的综合考量——现在对袁继不看好的人不见得做过特别清楚的分析,但判断是可以通过下意识来完成的。

  用感性一点儿的话来说,就是闻到了空气里失败的味道。

  这种感觉,参与事件中的人会更明显。参与到一项工作中,如果参与者都是激情澎湃的,工作是有条理的,每一点进阶都是明确的,团队氛围是让人愉快的...那么,哪怕工作团队一文不名,事业千难万难,也会让人做出‘成功’的预期。

  相反,体系混沌,没有前进动力,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甚至做了也不知道算什么的...哪怕是超一流的团队,拥有数之不尽的资源又如何?依旧会让人觉得挫败,预感最后的结果不太可能如愿。

  “如此也好...”明显是私密的场合,昏暗的书房里和靖与几个信得过的世交同盟点了点头:“我等本就不愿来京口...当初就劝过袁相了,有些时候宜退不宜进啊!如今这样局面,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这种明显的失败氛围中,底下人心浮动,出什么幺蛾子都不奇怪。有一样心思的人聚在一起,偷偷交换一下思路,尽量找找出路,已经是相当克制的做法了。之所以做的这样小心,还是担心袁继狗急了跳墙,知道自己没路走了,底下人露出不好的苗头就大开杀戒。

  事实上,以袁继最近对外表现出的焦躁、混乱,离他近的人是心惊胆战,离他远的人亦是战战兢兢。

  离得近的人感受到的是伴君如伴虎的紧张,离得远的人则是单纯地怕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刀会砍在自己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