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1 / 2)

  倒是身边同僚、下属的告密,这是防不胜防的!再者说了,哪怕自己没问题,告密者就不能罗织罪名告密了吗?只要是袁继,以及袁继身边最核心的一圈人,他们有心打压,捏造罪状,甚至是莫须有,很难吗?

  这种情况下,大家私下说话都小心起来。

  “你又知道了?”韦训斜了儿子一眼,似乎是在责怪韦瑾说话口气太大,仗着是私下场合就肆无忌惮起来。但身为儿子奴韦训到底没有更进一步训斥儿子,事实上,他内心也觉得儿子说的没错。

  表面上袁继抵挡住了外面不满他的势力的进攻,在建邺也弹压住了袁党以外的各派势力,眼看着就要度过最危险的一个时期,以后就能慢慢消化掉南渡小朝廷了。但身处权力的中心,又因为身份尴尬一直保持了旁观的韦训看的很清楚。

  袁继...没希望了!

  第385章

  <ul class=tent_ul>

  韦训向来溺爱韦瑾,所以韦瑾在自己父亲面前没有此时一般做儿子的战战兢兢,要自如的多。轻松道:“和伯父联络父亲,儿子倒是不奇怪...儿子往常在同辈中厮混,其中党派之分倒是没有朝堂上那般分明,有些话自然就露出来了。”

  老一辈人有老一辈人打交道的圈子,年轻一辈有年轻一辈的交际。虽说在这个时代,家世出身这个壁垒要比年龄辈分这种代沟顽固的多,但代沟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方面资历深厚的老一辈地位高得多,地位不同本来就弄不到一起去,另一方面,也是年轻人确实不爱听长辈的。

  自己舒舒服服的不好吗,非要找着人来管自己?

  韦瑾也是有一些朋友的,而相较于父辈祖辈们交际的派系属性明显,他们虽然也讲究这些,但也有些‘漏网之鱼’。比如韦瑾认识的人就不少汝颍势族子弟,其中家里站队属于袁党的有,不属于袁党的也有。

  很多事情,父辈那里还没有得到确认,他们‘春江水暖鸭先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事实上,如果不是好朋友和延外放到南豫州为官了,他甚至可以不用等到这时候再说话。等到父亲韦训这里都感受到了什么再说,只能是印证了他的感觉。如果有和延在,那就不会是感觉了...以他和和延的私交来说,他是很有信心的。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韦训也没有格外端着,终于叹了口气道:“谁也没想到袁承志就是这般人物...难怪人说世无豪杰,使小子成名呢!过去在北边儿,也没见过这般货色!上位便上位,自己坐了天下就自己坐了天下——大丈夫,既然敢做,还不敢当吗?”

  语气可以说是非常埋怨和看不起了。

  如今南北都乱的很,这种下克上上位的一回生二回熟,看客们都熟悉了!尴尬是有点儿尴尬,但只要自己保持镇定,不那么尴尬,场面还是能圆回去的,偏偏袁继不能做到这点,这就难受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