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1 / 2)

  这还是因为时间太紧凑,接到消息的人太少!随着时间发酵,影响力扩散,只要许盈没有迎来大失败,投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其实失败了也不要?紧,历史上一败再败,然后又拉起新队伍的人也是有的。只要名望在那里,本身又是坚韧不拔之人,总能东山再起。

  许盈不好直接接手这些人,但也不能直接拒绝(也有些不想),便让人在浔阳给这些人做军训...当作?预备部队就好了。

  他打算走‘速战速决’的路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兵‘贵精不贵多’,多弄一些人本身不见得能增加胜率。但有后备力量本身是好事,比如说后勤用人就宽松一些了,又比如说震慑外界的时候也显得有底气。

  第371章

  “伪临朝袁氏者,性非仁德,暗藏奸狡......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大雷郡郡守,兼领振威将军的孙泽读着下属呈上的密报,一边以手拍着大腿:“好啊,真好!好一个《讨袁檄文》,真不愧是许若冲!”

  大雷郡,在汉末七国争雄时是吴国所属,也是吴国前线。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专门设有军队屯驻,是一个完全军事化的堡垒,是为‘大雷戍’。在如今,南渡小朝廷虽然弱,疆土却还是比昔日七国争雄时的吴国开阔一些!

  大雷虽依旧是军事重镇,却不能说是‘前线’了。这里只能说是一个‘预备’。若是前线不给力,让北方胡人突破了去,面对面前可以说是开阔的土地,直径南下,直抵大江,大雷就要发挥作用了。

  大雷之险要,从它在历史上留下的典故就知道了——大雷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东南临着雷池!所谓‘不敢越雷池一步’,正是由此而来,可见这里一直是两军对峙之所!

  南渡朝廷安顿下来之后,就在大雷置郡,治所在新冶。然而,虽是如此做了,大雷底子上依旧是军事重镇,这里生活的普通百姓并不多。除了屯驻在此的士兵,多的也是士兵的家属,以及和军队打?交道的商人。

  所以,一般大雷郡的郡守也会兼领一个将军衔,这是和一般郡守不太一样的。

  如今的大雷郡郡守,兼领振威将军的孙泽,出身于吴地名门孙氏。虽然是七国争雄时期才真正兴起,但?一兴起就成了吴国时期江东一带最有存在感的家族,出的将军比义兴周氏还多,位置也相当重要——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在七国争雄时期结束后,枪打出头鸟,被清算的也很厉害,如今已经比不上周氏了,更别说和三吴顾陆朱张这样老牌的、一直韬光养晦的家族相比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饶是如此,如今残留下来的孙氏一脉也不是寒门可以相比的,总能在一些领域占据一些资源,维持一个中等家族的存续

  。

  孙泽身旁有儿子孙梧,孙梧是个年轻人,和许盈同辈。只是相比起许盈的年少成名、青云直上,他就差的远了。到如今还没轮到出仕!这一方面是因为家族资源有限,还轮不到他这个小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才能还不够出色,不足以让家族为他破例,早早专门捧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