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1 / 2)

  卫琥这话是真的说到点子上了,出来一些奇葩政权,大多数正常的政权,从中央出来的决定都不会有?法理上的问题(至少问题不那么大)。哪怕是加税呢,也有?的是话说,会说明国事艰难、国库空虚等原因?,同时加税也会注意项目和力度。

  总之,一个会把?普通百姓逼的无法生存的决策是无法通过的!

  这也符合一般人的逻辑...做决策的人就算缺乏常识,也不可能连基本法都不知道,非要急着‘官逼民反’——难道是谁派到朝廷里的卧底不成?

  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其实‘肉食者’们的制定计划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夸张,但一个有些烂的朝廷就是这样,上面的人只让敛两分财,下面的人就会加码,从而分润。这一层层下去,就是一层层加码!加到最后,可不是就得‘官逼民反’了么!

  此时起义?军已经聚起来了,最先打出旗帜的是安陆刘纯,自称是长沙王之后,要伐无道、再建大汉——因?为刘氏两汉统治期足够长,又?是最近的稳定统治期,对于处在战乱中的人来说,东汉末年的残酷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人们记得的是刘家江山的稳定。

  所以此时民间多有?谶言说‘刘氏大吉’。

  打着刘氏的名义?,拉一个汉家的血统,这是此时很多起义军领袖的常规操作。

  安陆郡刘纯之后,又?有?南豫州南陵的杜规遥相呼应,不同于刘纯远在荆州,南陵可就在丹阳上游!如此发动起来,足够台中震颤了!

  刘纯和杜规一西一东发动起来之后,算是做了一个表率,各路起义?军也纷纷起来了,一时之间竟有?种烽烟四起、多点开花的意思。这些起义军有?些是自己单干,有?些则是依附于刘纯和杜规——这种依附关系不一定是真的存在的,事实上无论招兵买马,还是具体事务,人都是

  自己解决的,刘纯和杜规也对依附来的势力没有真正的指挥权,但双方还是认可了这种关系。

  刘纯和杜规是想要‘势’,很多起义军都是这样的,一开始的势力是虚的!多的是骑墙派这样搞。但随着他们越做越大,原本虚的也成真的了。

  而那些依附他们的人,则是有着许多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人是没有?勇气成为造反的头领,现在只是‘附贼’的话,将来想要抽身也不是毫无可能。就算失败了,搞不好也能受招安呢(虽然一些招安的将领最终结局不好,但古代的许多起义军首领集团,一开始起义就是奔着受招安去的,这也是起义?的一部分真相)

  有?的人则是不想自身风头太盛...就像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风声太大了,立刻就被针对了!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等到下面有起义了,出头的桩子总是要先按下去的!很多时候,只有一开始低调一点,最后才能成为真正赢家。

  另外,其他的小心思也多了去了,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盘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