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1 / 2)

  嫁妆比聘礼高到不知哪里去,这才是富贵阶层的常态。

  大家听周信如此说,也想到了这一‘尴尬’,纷纷跟着笑起来。

  唯有周丽华没有笑,看了看堂姐周若水,又看了看闪亮的镜子,眨了眨眼睛——兄弟姐妹们都在,如此热闹的时候,她第一次有了一种描述不来的失落感。

  第286章

  纳征之后,义兴传出了‘水晶镜’的传闻...说是许氏给义兴周氏的聘礼中有不世珍宝,一面宝镜!

  虽然很少有人见过‘水晶镜’,但就是众口一词,认可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甚至还不止的珍贵之物。这个传闻也没错,至于为什么是水晶镜,而不是银镜,那就是周家自己的问题了——许盈的聘礼清单上写着银镜没错,然而这在周家看来完全就是‘欺诈’啊!

  许盈自己知道,这是用了白银的,但周家人哪里晓得!他们更能看到的是镜面仿佛水晶一样!

  这个时候当然也有玻璃,但华夏原产的玻璃一直走‘假玉’的路子,用来冒充玉石。至于追求澄澈透明,这在此时既有工艺上的难度,又很难想到好的商品,所以并不受欢迎。大家说到玻璃,首先想到的只能是各种有眼色的玻璃珠、玻璃假玉,再有就是从海外来的玻璃器(此时就算是海外的玻璃器,也很少有像水晶一样的)。

  所以看到许盈的银镜镜面,周家人,以及少数看过镜子的外人,都更容易联想到水晶。

  先不说这面镜子是如何做到照影的,就是如此大的一块水晶板就够让观赏者惊诧了!根本想象不到天然的水晶是如何做到这么大、这么澄澈的——如果真的是用一个人那么大的水晶磨出来的,那确实是大手笔了。

  一开始,‘水晶镜’的传闻还算正常,后面就走了样了。有人说,镜子是许盈同仙人交换的,交换的筹码是一篇诗赋...仙人也爱慕人间玉郎君的才能,特意来求文,水晶镜就是仙人的宝物,用来支付润笔之资的!

  说的有鼻子有眼,本地还好,稍微远些的地方真有不少人信了这件事!

  证据就是许盈的一些朋友写信给他,兴致勃勃地打听仙人送的‘水晶镜’是什么样。说起来,许盈的朋友们虽然在此时都算是‘高知分子’了,但迷信起来却是一个都少不了的!

  许盈印象最深刻的是张祯,他对道术颇为迷恋,与一位天师相交甚笃,他是真的相信那位天师能够‘撒豆成兵’的!他自己还一直想学那一手,然后招来神兵神将,好做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若不是一次巧合,随意谈到了这些,许盈还不知道这位朋友有如此‘狂野’的理想,真是人不可貌相!

  对于这种传闻,周若水听到了忍不住就笑了:“怪不得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样的事一旦传起来了,确实没有理智可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