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1 / 2)

  当然,这种搞法可能会诞生某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就像历史上的东林党一样。但说实在的,一来,太平书院的未来还不好说,这个时候想这些未免杞人忧天!等到太平书院有些样子了再想这些还现实一点儿。

  二来,东林党在明末时可以诞生,不代表在眼下这个时节也能诞生,说的明白一些,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技能也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步推进的。固然政治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很多东西很早的时候就有了,但也不可否认其不断发展的现实...这个时候的人,应该还没有明末那会儿那么‘坏’。

  三来,以眼下这个烂透了的现状来说,东林党都算是有进步性的了...事情再坏能坏到哪里去?能坏过如今民不聊生、世家庸才掌权、底层才俊没有出路、眼看着一切脱轨,只能走向毁灭吗?

  所以,许盈特别制定了这些,不仅没有淡化太平书院学子的这层出身,反而强化了这一点!这不仅会在未来增强太平书院的吸引力,让更多优质生源来此,也能让学生的‘出身’不那么重要!

  此时出仕都讲究一个出身,寒门都只能下沉,黔首就更不必说。这个时候,太平书院可以说是一个出路,因为这里不讲究出身,只要学识足够都可以来考!一旦考入,内部更是不讲究出身,只看一个人的成绩。

  第一批书院的毕业生站稳脚跟之后必然会产生联动效应,而后来的毕业生依托于学长们已经搭建好的网络既更容易落脚,也能为后人引路。他们没有家世,却能凭借这种‘校友网络’扎根!

  这在后世可是屡见不鲜、极为好用的!

  这种搞法自然有自己的弊端,形成新的垄断,但相较于如今靠血统出身进行的垄断,好歹是给普通人留下了上升的通道,不知道先进到哪里去了!

  当然,现在太平书院初立,一切都只是设想而已...说不定太平书院运行的过程中遇到种种意外,根本没能起来,这样也就不用设想一系列‘以后’了。

  在齐子舆这个新生的角度,他看的没有许盈这个创建者、规则制定者那么广,但他也看到了书院对出身的极度淡化,对才能的极度重视!包括统一被服之类的规定一方面让学子地位尽可能平等,至少在书院内大家都是一样的。另外,这也能立下书院的风气,从一开始就极力压制攀比等事!

  看起来后者无关紧要,读书的人在哪里都是读书,实则非常重要!齐子舆可以想象,这种风气如果能够坚持,太平书院就能成为读书人的一处纯粹之地!而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资产!

  这里的‘纯粹’不是说大家只会读书,事实上,书院内部肯定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不纯粹’——现代人会形容学校为‘象牙塔’,但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即使是象牙塔内依旧有各种小心机。但相比起外界,象牙塔内已然相对纯粹,而这在此时亦可说是难能可贵!

  “不愧是...”齐子舆不禁脱口而出要赞美许盈,虽然许盈不是太平书院的‘山长’,但大家来考太平书院的,有几个不知道许盈?不说是为了许盈才来的,也能说许盈是他们来的影响因素之一。至少,如果没有许盈为了太平书院张罗,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知道有这么个私学招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