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2 / 2)

  总的来说,这些人不喜欢兵荒马乱,但如果真的让地方上的日子太好了,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呢!

  这段时间许盈的焦头烂额,除了因为事务繁杂,处理起来相当费时费力,且万事开头难外,也是因为已经有些人搞小动作了——许盈现在还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阶段,和本地的地头蛇们还处在互相‘敬着’的阶段,但也不是许盈想做什么他们都不干预的!

  再者,还有县衙中的小吏,他们有的是因为背后有人,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做事情可精了!虽没有明面上在许盈推动的项目搞事情,但配合度维持在一个不算好的水平,又或者阳奉阴违,这都是有的!

  “看看,这可真是奸猾啊!人说‘上有令策,下有对策’,便是这些人了吧?”许盈将竹器生产合作社进展情况往案上一扔,对罗真摊了摊手。刚刚在前厅他什么都没说,哪怕那个时候他已经听出离谱的地方了。

  对于搞竹器生产合作社的想法,问大家支持不支持,那肯定是支持的。但是这

  个项目真的去推行,很多‘天才’们就有了新想法,比如想要主导权从县政府转移到大户手中,他们插一杠子。另外,很多人也不同意篾匠们分享收益,最多就是统一雇工,月钱稍多一些也就是了。

  至于茶园、竹纸什么的,大家对竹纸很有兴趣,反而是最需要大户合作的茶园、果园,应者不多。果园就不必说了,长城县不适合农耕,但种植果树问题却不大,可之前却没有成为风气,何也?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本地大户不喜欢这门生意。

  果园听起来收益比种地高多了,但风险也高啊!承担风险也就罢了,人家还有人力上的门槛,打理一百亩的果园和打理一百亩农田,这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难度、劳动强度,需要的人不一样,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也不一样!

  再者,开果园的人还得顶住开头三年左右没有收益...实在是太难了!

  茶园就更别提了,此时茶饮虽然已经在江南非常流行,但到底从西南一隅走出来的时间还太短。对于这样一种‘新作物’,不要说此时的老百姓了,就算是一千多年以后的现代农民,也会存在观望心理,轻易不敢尝试。

  “竹纸倒是挺顺利的。”罗真瞥了一眼案上的文书,敷衍了一句。倒不是他隔岸观火,而是现在这些事摆在面前,就算让他去说也说不出什么花来。再者说了,他相信许盈这样说之前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了。

  甚至于,在准备推动长城县的各个项目之前,他就已经预料到了一些可能的困难。

  许盈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往前冲的人,做事的节奏颇为慢热——之所以显得激进,往往是因为他在显露出来就已经暗暗计划了好久了,这才让人以为他是来了就做,做了就要做大。<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