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 / 2)

  第257章

  接二连三的‘意外’让几家篾匠都又惊又怕,此时的平头老百姓本来就畏惧权贵,现代的网民调侃几句‘懂的都懂’‘□□’‘利益相关’‘怕被报复’,大多是在玩梗。若是谁真的认真了,这种人往往会被冠以‘阴谋论’的说法。

  但这个时候不同,权贵整治平头老百姓,不说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至少也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大家一开始生出不配合大户的想法,一方面是利小,自觉大户不会放在眼里,再者这些大户其实不等同于权贵,只是里面有权贵的成分而已。

  而到后来,暗中发货的人多了,大家又有了‘法不责众’的想法。只要人一多,再厉害的事儿也不过是轻轻放下,更何况是这种小事。再者说,说是‘法不责众’,那也不是真正的‘法’,连拿上台面说都是不能的!

  但如今,忽然有人家被烧了,甚至有人因此而死了,这就像是一记闷棍,一下敲在了所有人头上。大家忽然意识到,面对这种暗中施行的‘报复’,他们其实没什么办法。就算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人证物证具无,他们能怎样呢——对手是权贵的话,就算有认证无证也无用!

  若这些篾匠都是家中没有隔夜粮,再不暗中发货就要饿死的那种人,遇到这种情况反而会激起他们的血性,非要和暗中搞事的人拼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家都不让他们活命了,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任何犹豫。

  但他们偏偏不是...虽然不是什么有钱人,但在此时也算是中人之家了。家中有房屋,有少少的土地(即使是篾匠,家里也是耕种的,只不过耕种面积不大。对于此时的普通人来说,土地就是根子,哪怕耕种没有做别的收益大,他们还是乐于保留土地),有老婆孩子,有许多其他或许不算很值钱,但可以称之为‘家当’的东西。

  有这些东西,他们在此时就不算无产者,就有了牵绊,自然也就生出了‘软弱性’。

  一时之间,很多人有了退缩的心思,道:“刘大,要不然...算了?如今不过是警告,倒没有赶尽杀绝,要是再不服,到时候就...”

  接下来的话,

  他们没有说明,但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未尽之意。

  刘金刚却是个拎的清的,不断摇头:“不行,这样不行,真要等到赶尽杀绝的时候,那就是你我毫无反抗力时!说不得那些大户还计划着让我等破家失业,如此才能将我等变成奴仆,去他们作坊做工!”

  为了谋夺某个自耕农、小地主的土地,大户会强买,强买不成就干脆设计强夺!这种事,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已经看的很多了。现在刘金刚说来,其他人悚然一惊,同时还真没有人反驳刘金刚的这个猜测,显然,即使是最软弱的人也将那些大户的嘴脸看清了,知道他们是真的做得出这样的事的!

  对于那些大户来说,大作坊自然比小作坊要好,而限制竹器作坊的最大的因素只能是工匠。他们一直想雇佣篾匠做事,只不过篾匠自家经营小作坊比进大户家做事更划算,且方便照顾家里和田地,所以篾匠去的少。<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