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2 / 2)

  这样来来去去的,刘金刚身边就聚集了一伙儿同样是篾匠的人。

  规模大了,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很快有人上门警告了刘金刚。表面上刘金刚很听警告,后面就恢复到了原本的规模,只为自家贩竹器,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

  “大兄,不如还是算了罢!咱们自家总能生活,何必这样替人家冒险?”刘金刚的三弟,也是三兄弟中手艺最好的那个。此时已经是夜深沉了,他听到大哥大嫂房里有动静,就赶忙过来劝说。

  “说这样的话,可见三弟你是糊涂啊!”刘金刚瞪了一眼弟弟,穿好了衣服,又接过了妻子递过来的干粮。然后要伸手去取墙上挂的斗笠。又接着道:“别看如今家中还能‘独善其身’,可这又能安稳到几时?县中那些大户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得了好处不会适可而止,只会得寸进尺!”

  相比起弟弟,心眼活泛的刘金刚要看的清楚的多!他很清楚,一旦那些大户稳定住了局面,压服了县中各个小作坊,自家这样的漏网之鱼就会被解决。然后呢,然后就是更糟糕的条件!

  不要觉得他们不敢,他们有什么不敢的?也不要觉得情况不可能更糟糕了,事实上,生活在这世道里,都以为今天就是最糟糕了,但实际却是明天永远比今天更糟糕!

  如果不想到时候落入那样悲惨的境地,那就要在一开始团结起一些力量来!至少要让大户们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就算是能吞下他们,大户们也非得崩下一口牙!这样掂量得失,他们才能生存!

  第256章

  刘金刚没什么特别大的学问,只不过是随着父亲略学了百来个字,又听父亲说过一些古往今来、半真半假的故事。但他已经以切身经验明白了绥靖、忍耐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强硬一些才是这个世道的生存之道!

  就这样,已经比现在许多人强得多了!

  别了兄弟和妻子,刘金刚带了一个侄子往外走。这个侄子大约十三四岁,当不得正经劳力,但在手边帮忙却是够的。之所以不带自己的大儿子,却不是偏心,而是大儿子手艺学的很好,留在家里每天都能做竹器,倒是侄子带出去‘性价比’更高。

  刘金刚带着侄子匆匆忙忙去到了后山,那里已经聚了十来人,都是穿着短衣的汉子。见到刘金刚来,忙忙迎了上来:“刘大!你可来了,还当今日要失约呢!”

  “我刘金刚做事向来守信,既是答应了又如何会失约?”刘金刚的话说得很敞亮。他揣着手走的近一些,总算能看清楚沿河岸边堆的是什么,都是这些人背来的竹器。少的人家也有二十来件,多的人家竟有上百!<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