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2 / 2)

  建邺的繁荣带动周边,甚至更远地区向这里输送各种物资。既有顶尖一小撮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也有普通人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众多物资来源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三吴地区。这里本身就是江南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的地区,有剩余物资可以输送,再加上水运条件好、距离建邺近,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建邺繁荣起来后,就该他们赚这笔钱!

  以前三吴-建邺的水路就很繁忙,如今则更进一步,可以说是‘拥堵’了!

  当然,拥堵的原因除了水面上的行船增多了,也是因为此时水路系统有一些后世难以想象的‘毛病’。不过许盈他们一行人上船处还不算最堵的,真正堵的水泄不通的是京口附近的人工渠,人工渠常见的问题就是水流不畅、容易淤塞,这些都会导致运力下降。

  而偏偏人工渠段本就最为繁忙...这也是许盈他们没有出建邺就走水路的原因。真在那一段就走了水路,恐怕比走陆路还慢!

  可别觉得这很稀奇,事实上华夏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时的运速就不比走陆路要快多少!像京杭大运河这样的人工运河,在那时,优势在于成本比较低!毕竟一路没有牲口消耗粮草,需要的人手也相对较少。

  繁忙的水道让许盈一行人搭船变得很难,他们自己之前准备的船已经载着大部队走了。他们要再找船,就不能显

  露自身身份——本来就打算隐瞒身份,好好看看这江南精华一线,了解更多民生,如果显露出身份来,那还有什么意义?

  来去的货船大都是各家自有的,不会和外人搭伙,至于客船,这个时候非常少见。偶尔有,那也是小船,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短途搭乘也就算了,他们这一行一路搭船,那肯定行不通!

  打听了半日,许倩才传来了消息:“寻到一艘大船,只是...”

  许倩虽是女子,却是向来一板一眼,情绪少见波动的。像这样话说到一半,前后不定,那是从来没有过的。见她这样,别说是许盈、罗真这样从小一起长大的了,就算是和她打交道比较少的卫琥和乐叔乔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见大家都看了过来,许倩抿了抿嘴唇,飞快续道:“这大船原是京口一妓.馆所雇。”

  事情也很简单,原来建邺因为七国争霸后吴国灭亡,很是萧条了一阵。虽然依旧是江南一等一的城市,但和当年做国都时是不能比较的。市面萧条,声色业最不好过,所以大批声伎就离开了建邺,其中有往长江上游江陵发展的,也有南下三吴,甚至去往闽地的。<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