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375(1 / 2)

  正如裴庆提议的,他得主动出击,选个后路了...回豫章,又或者出仕地方,听起来都是很好的破局之法。在这么个年代,躲开政治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离开政治中心,简单粗暴,但是有用。

  这可不是后世,别说是南昌到南京了,就是北京到海口,该躲不开的风暴依旧躲不开。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官员对贵族子弟的压制情况来看,物理距离是可以抵挡强权侵蚀的。

  至于到底要选哪一个,许盈也没有犹豫太久,初步定下了出仕地方的决定。

  这倒不是因为裴庆介绍了很多出仕地方的选择,几乎是在明晃晃地暗示他要出仕地方。在这之中,有很多是许盈自己的考量。

  身为一个势族子弟,不一定非要出仕,但身为嗣子,却是极少有不出仕的!这有点儿像是独生子女,到了年纪之后必然有家长催婚。许盈已经定品了,虽然年纪还小,但在族人眼中,也类似于到年纪要结婚的小辈。

  早晚都是要出仕的,拖的太久还要和母亲、叔父一些长辈搞对立,何必呢?他又不是陈琉那样,连‘出仕’两个字都听不得的性格。

  不过,许盈的计划里也没有一辈子做公务员的想法,他还想着自己的‘名师计划’呢!在他的规划里,可以做几任之后再寻找空当辞官——说起来很有意思,势族子弟进入官场被认为是‘正途’,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一般都会被催着出仕(显支待遇,至于旁支反而还得去争资源)。

  但在入仕一段时间之后辞官,只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却都不会有阻拦。并且这之后,到底是休息一段时间重新上路,还是彻底堕落为‘家里蹲’,都看自身。颇有些‘初嫁随父,再嫁由己’的意思。

  当然,前提是本人并未身居要职...一旦身居显要之位,其意义完全不同。往往会被家族认为是未来的支柱(或者已经是支柱了),这种情况下,这些家族成员对家族是负有某种责任的。

  之所以在尝试过出仕之后,家族对‘抽身而退’比较宽容,其中的道理也不算复杂种,就是自身在从政这件事上资质有限,本身和家族都感受到了某种限制,既然如此,也就不必浪费家族资源了。另一种,则是资质或许不算差,但也不算顶好,这种情况下本人又不太属意出仕,大家也会尊重本人想法。

  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大家族看重个人选择...更多是大家逐渐认识到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处在朝堂之中是一件绝不简单的事,如果本身没有特别强大的意志力、对朝堂权势的向往,又或者特别的‘期待’,最后往往会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知道许盈的选择之后裴庆是松了口气的,没有说太多,就考虑起许盈未来的去处了——其实这应该是许氏该考虑的事。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本来按许氏的意思,许盈出仕或许还能迟一两年呢!现在由许盈主动对家族要求,那到底去哪儿,主动权就在许盈手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