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1 / 2)

  由李家这个亲家的情况可以知道,乐家也不全然是‘草根’,毕竟此时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也算是这个时候现实写照,即使是搞‘流民起义’出身的人物,往往也不是真的底层!真要是底层的,流民群体都不会认他做老大!能够在流民群体中获得威望,一般也是地方上有些名望的人了,只不过没有势族那么厉害而已。

  乐氏接到了木母亲和弟弟妹妹,立刻指挥奴仆婢女安排牛车,搬运箱笼。因为是一大家子过来的,所以带的东西还不少呢!特别是财物,那是一船一船地装来的,在乐家人南下船队里占用了一半的船呢!

  打仗这种事,至少对于将领来说,是非常赚的。

  “十一娘如今也是官宦人家主妇了。”说这话的人是乐氏母亲王氏的乳娘,也是看着乐氏长大的。乐氏在堂姐妹中排行第十一,所以从小身边的人都叫她‘十一娘’。说这话的时候,乳娘很感慨,也很欣慰。

  在他们眼中,乐氏无疑是幸运的,已经完成了一次社会地位的跃迁!

  至于乐家,虽然敛聚了很多财富,手上握有军队,但在时下来看,对于提升社会地位是毫无用处的!真要追究起来,说不定在很多人眼里,地位还下降了!毕竟地方土豪虽然归属‘寒门’一类,可好歹还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一员。

  势族们看不上寒门,那也是同阶级内,地位高者,看不起地位低者。

  成为流民帅之后,贴在身上的标签就不好说了!流民帅,虽说还带着一个‘帅’字,但也是流民一路啊!所以除非本身就出身于势族(典型例子就是郗鉴,当了流民帅之后被朝廷接纳,还做到了太尉之位),不然的话,流民帅真是位置尴尬!

  此时这种对‘社会地位’的认知,在后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畸形的!势族没有建树,却能够因为祖宗功绩,安享尊荣,实在该死!但在此时,生活在这一套社会规则中的人认可这个...或者说,不得不认可!

  乐氏摇了摇头,对母亲王氏道:“女儿这算什么呢?您女婿虽然在朝廷谋了一小官儿,到底只是卑官...说这个做什么,还是说说母亲和弟妹们的居所罢!”

  既然是朝廷召来了乐家人,自然不可能一点儿安排都没有。所以一向‘吝啬’的朝廷,此次也划了一所大宅子给乐家。地段或许不算最好,但也不差!此前乐氏先帮母亲弟妹们打理了一番,这次乐家一家人直接住进去就好了。

  “母亲此次带了不少人,倒是不须再买。”王氏带来的奴仆都是军中退下来的军士,奴婢则是军士妻女,这些人用着安心!不过乐氏还是建议道:“只是母亲还得买四五女婢,最好熟知都中风物,能助母亲在外交际。”

  王氏点点头道:“此事你来办。”

  相比起她,女儿已经在建邺生活几年了,各种情况都更为了解。挑选合适的婢女,女儿自然是轻车熟路,而换做是她手边的人,那就不一定了——那些军中来的奴仆女使或许可靠,却不见得能在陌生的地界上办事!

  母女两个说着话,之后又是接风宴。在接风宴上,乐氏更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弟弟妹妹。她出嫁的时候,也就是二弟乐仲洋年纪大一些,其他的弟弟妹妹都很小呢!此时看到,可以说十分陌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