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334(1 / 2)

  然而即便是如此,最终占据主流的还是清茶!由此可知,清茶才是华夏人口味上的选择!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奶茶’了。不过这倒是不好相比,单纯从风味,甚至饮用目的上来说,这已经是两种不同的饮品了!甚至这背后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

  前者是农业社会里士大夫、僧侣的饮品,既有提神的实用性,也有文化属性。后者则是工业社会里‘速食饮品’的一种,是台湾省相对发达时期的产物——可手拿的方便设计、高热量...这些无一不是现代工业社会食品的特征。

  世界各地先后不如工业社会的国家都曾产生过类似的食品,外国的‘快餐’是一种,后来华夏的‘火锅’也是。

  “是红茶啊?”卫琥看到许盈煮茶之后茶汤的颜色,一下就笑了。蔡弘毅比较喜欢绿茶的清新、苦涩之后的回甘,但他比较喜欢红茶。

  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人都比较喜欢绿茶,红茶和黑茶除了某些名品,大都是做外贸时的商品...事实上,外贸茶为了保质期更长一些,会做成茶砖,在运输途中继续发酵。原来不是红茶、黑茶的,也要变成红茶和黑茶了。

  但在此时,喝茶的人喝的是‘粥’,自然也就无所谓绿茶、红茶、黑茶的偏向了。甚至,因为此时茶叶的加工工艺比较粗糙,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酵非常常见,红茶和黑茶可能还比较对饮茶者的口味。

  鲜红的茶汤非常亮丽,许盈给卫琥和蔡弘毅都倒了一盏,配茶的是两样小点心。就这样,师生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有随便闲谈的部分,也有蔡弘毅和卫琥请教许盈的部分。

  而就在此时,有僮儿来禀报道:“郎君,朱侍郎来了。”

  许盈一听就知道来者是朱宣,朱宣非常爱玩儿,所以虽然家中有力量捧他,却是一直没有动静。大概是见他这个败家子实在太散漫、太费钱了,家中长辈逼着他今年年初出仕了,所任官职是给事黄门侍郎。

  这个官职属于门下省,是直属于侍中的‘助手’。不过侍中早就是昨日黄花了,就如同原来挤走三公九卿一样,它如今也被尚书令、中书令之流挤走。所以这个给事黄门侍郎虽然原则上是个挺重要的官职,实际却是没什么事做的。

  若不是这样,也落不到朱宣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手上!

  一旁的婢女将竹帘打了起来,朱宣走进来笑道:“一日比一日炎热,你们师徒倒是坐的住,这样的日子里还能饮滚热的茶汤!”

  许盈摇了摇头:“就是此时用些清茶,这才能心生凉意来!”

  朱宣坐下,许盈要给他倒茶,他却摆了摆手...作为南方人,他是喝惯了茶汤的。但就是这样,他才更难适应许盈的清茶。许盈在建邺的货栈已经有了不少打包好的茶叶,许盈给朋友们送过一些,但大家喝的时候往往不忘添加各种‘配料’,就是因为口味上不习惯!

  许盈也不勉强,只让人端上一碗酸奶来:“罢了,随你用些酪浆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