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2 / 2)

  蔡弘毅原本在替许盈整理文稿,忽然感觉有人在看自己。抬起头来,却是卫琥站在窗外,下意识惊了一下,平复了一下才道:“是飞虎啊...你来了?为何不进来?”

  卫琥板着一张脸,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这才走到一边拉起竹帘来。

  和蔡弘毅住在许家,就近跟随许盈学习不同,卫琥一般是上午在家和兄弟姐妹一起读书,下午才来许盈这里——他最近正在想办法说服父母,让他可以来许家‘住校’。师兄本来就比他年纪大、学的多,如今他再这样,如何能追得上呢?

  在他看来,这个打算应该不会很难实现。原本在河东时,他和族中同龄人一起上族学,如今在建邺却是没有这样的事了。他现在还正是进学的年纪,想来父亲原本的打算应该是给他找个老师,毕竟他也不能去国子监。

  如今南渡小朝廷虽然逐渐在南方站稳了脚跟,但很多地方依旧不能维持。比如说国子监这种国家级的最高学府,虽然挂了个牌子出来,却是没有真正安排老师、收学生的——需要朝廷去做的事太多了,这方面只能先放下了。

  若不是这样,卫琥很有可能会被送到国子监。

  原来洛阳国子监就是这样,虽然教学水平不要说汉时了,就是大夏时都不能比,但重点不是教学水平!而是国子监的招牌、里面的人脉...那时国子监中最多的就是贵族子弟!早就不是两汉时那样遴选各地优秀子弟,其中不乏平民出身者了!

  既然原本就是来许盈这里读书的,为什么还要在家读书?难道在家读书会更好吗?

  他之前上午留在家中读书,更多是因为许盈上午也要读书,随裴先生学习。知道许盈是这个情况,父亲便让他每天下午去。他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上午老师也要读书,他去了无事可做,反而碍事,于是就真的留在家里读书了。

  可现在家里和许家两头跑之后他才知道,原本的想法完全错了!

  老师虽然上午要读书学习,他既可以一旁跟着学,话说裴先生,或者说师公,学识真的非常出众!虽然名气并不很大,但卫琥听过他半堂课之后觉得,他比河东卫氏族学里的名儒、长辈都要更厉害!

  这样的师公讲学,他在一旁旁听也是好的!

  另外,他还可以像师兄蔡成仁一样帮着做一些事——也是来到老师身边之后他才知道,老师是非常‘高产’的,经常会有文稿需要整理!光是老师的一些手稿,以这种方式‘接受教导’,就能让人受益无穷了!

  而且不只是手稿,还有‘实践’,在老师身边有很多‘实践’的机会。虽然按照老师的说法,只是帮他做事而已。但卫琥又不是傻子,他分得清楚什么是单纯被老师支使了,什么又是老师给机会锻炼!

  其中的分别就是,前者往往是一些对自己没什么益处、学不到东西的事。后者就不同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学到很多!至于说失败了带来的麻烦,老师一点也不在意,反而更在意他们在其中有什么收获。<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