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275(2 / 2)

  只是在许盈的安排下,蔡弘毅确实捞不着许盈身边的琐碎事做。许盈让他专注于学习,唯一他能做的是给许盈做一些文书工作,而这更多是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就比如现在整理文稿吧,整理、校对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若遇到不解之处,还能向许盈提问呢!

  “啊?”听到蔡弘毅一根筋的回答,就连一惯漫不经心的罗真都笑了起来:“你说这个?成仁如何不知‘林宗巾’旧事?”

  这其实是东汉时的典故,东汉大名士郭太,字林宗,有一日出门遇到下雨,头巾被打湿了,头巾的一角也因此折了起来。因为此人是那时的‘顶流’,时人也不管头巾折起来的缘故,纷纷模仿,成为一时风潮。

  这种故意折起一角的头巾也被称之为‘林宗巾’。

  相比起林宗巾,许盈那一身窄袖圆领袍好歹还有轻便的优点,以及许盈是特意穿的,他穿起来就是好看...林宗巾能成为流行,没道理这种窄袖圆领袍不能啊!

  说白了,自古以来的吃瓜群众总是免不了想桃子吃!觉得有了当红炸子鸡同款,自己也就和当红炸子鸡一样了!然而事实证明,人家不是因为这些而受追捧,而是这些东西落到了人家身上,这才能成为一时潮流!

  毕竟这种搞个同款的做法简单又轻松,不然呢,去学许盈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许盈现在可是有偌大的名声的,就算是不喜欢他的人也得承认,他肚子里确实有东西!无论是书法、文学、射术、风度...还是音律,他都是一等一的好!

  对的,就是音律!相比起其他方面的特长,秋芳园戏射之后最被议论的是许盈的琵琶技艺。因为其他方面的才能要么没有那么突出,要么之前就已经展示过了。只有琵琶,在许盈来到建邺之后,这其实是第一次登台亮相!

  相比起此时种种琵琶演奏,许盈无论是技法上、乐曲上,还是表现力度上,甚至是琵琶本身上,都要出色太多了!简直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对决,毕竟此时是华夏琵琶混乱的成型期,而他掌握的是一千多年后完全成熟的东西!

  时人本身就很重视音律,世家大族子弟学一两样乐器,在此时而言也是美谈!各种场合拿出去说也是很有面子的事。而以音乐演奏闻名,成为一时之选,以至于海内皆有名声的,这也是有的。

  别看琵琶在此时完全无法登大雅之堂,但却是人气top的存在!无论是声伎行业,还是文士名人的家宅之中,又或者下里巴人的手边,都有琵琶的身影,绝对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