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1 / 2)

  以吃饭为例,他不求奢华,没怎么用新奇难得的食材,每餐分量也不会多,正好足够他用餐。菜色虽多,但那也要看和谁相比,普通老百姓肯定觉得花样太多,但对比其他贵族子弟,又堪称简朴了。

  但食物的烹饪却很讲究,倒不会花费很大,只是细节上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此时的烹饪方式相对于后世,实在是太简单了!调料也相对少很多,除了盐醋,就是酱,各种各样的酱!原本历史上唐朝也是延续了这一点,后来这一点又随着大唐盛世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华夏文化辐射区,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在后来依旧非常重视‘酱’,根源就在这里了!

  虽然此时也有很不错的菜色,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多也就是那么回事——因为此时的发酵技术不过关,馒头蒸熟之后很难开裂,所以后世很普通的开花馒头在此时是非常难得,很多贵族就以非‘十字开裂’者不食来显示自家口味高贵...由此可见,此时的饮食是个什么水平。

  许盈不止吃的精细,还讲究卖相...色香味俱全本来就是对美食的要求,许盈后世而来,有这样的要求是必然的。原来许盈在守孝,只能食素,食材的匮乏更激发了他对烹饪的细节要求!仔细回忆自己知道的各种素菜烹饪法,令庖厨照此烹饪(他们在草庐守孝是不会自己开火做饭的,都是家中仆人送来)。

  这一些落在长辈眼里,虽然有贪图口腹之欲的问题在,但除开这一点,也能看出这是一个真正的‘贵家子’!毕竟在大家看来,没有传承的人家,郎君子弟想要有这些要求都不会提,因为他们没见过真正的好东西!

  吃的方面只是一个,许盈有太多地方都展示出了这一点...这一方面是这辈子的贵族生活养成,另一方面是上辈子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现代人,哪怕只是普通的现代人,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够得上此时的贵族了。

  因为许盈的这些表现,许章觉得他来操持一座小园,应该是轻轻松松的。

  “郎君,就是这儿了。”关春下马之后指了指身后一片土地。

  许盈在家的时候有注意锻炼身体,学了骑马、射箭、游泳什么的(骑马也是为了遇到什么时候的时候跑路能快一点儿,这乱世之中,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这个时候只是出城而已,他也是骑的马。

  跟着下马之后,许盈仔细打量着这片地。根据他的要求,关春探看了建邺城外好些地方,最终选定了四处供许盈做决定,眼下这是第三处了。

  其实前两处也不错,但许盈总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所以打算看完剩下两处再做决定。

  眼下这一处虽然不是最后一处,但许盈第一眼看到就有一种‘就是这里’了的感觉。这里位于建邺城之东,青溪左近,风光极好。虽然离建邺城稍微有点远,但从水路通着秦淮河,其实十分便利!既远离了建邺,足够清幽,又方便此间主人往来于建邺。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许盈总觉得这一处的自然风光很像上辈子旅游时见识过的随园一带——虽然随园也在南京,是保留的比较好的园林之一,但那儿靠近小仓山,在此时来说就是更偏石头城,绝对不是青溪这边!

  这种巧合让许盈尤为在意,他本来就没想好园墅的名字,但现在想来...‘随园’也蛮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