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2 / 2)

  据说当年东吴大帝在原本秣陵县城的基础上兴建建邺时,仿照的是洛阳格局。所以和早期很多北方大城一样,建邺城也是方方正正的格局,内里划分很有条理。但真正入内就会发现,这也只能是美好的想象。

  建邺城内有东西二市,也有里坊划分,但根本没有洛阳、长安那种仿佛棋盘一样的格局。这其中既有地理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一方面,建邺所在整体上是个大平原没错,但局部其实是有着相当高低差的‘丘陵’。

  以古人的能力,就算是能够将整座城市弄得平整如平台,那也该是统一王朝国富民强时以举国之力才能做到。所以这个时候得迁就地理情况,根本无法笔直划分城中里坊!

  另外,当初东吴大帝设计建邺城时也故意让人不用笔直巷道,据说这是为了敌人攻入建邺时可以巷战纠缠。

  说真的,这个考虑其实真的有点儿多余,真的到了那个份上,也就是拖延一点儿时间而已了。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建邺城中只有两条主道是笔直的,即纵贯南北的朱雀大道,就是南出宣阳门,冲着朱雀航的那条‘御道’。以及横切东西的‘横道’!其余的大小道路都有些弯弯曲曲。

  不过,建邺城内依旧划分成里坊(只是有些凌乱,不如北方大城清楚)——这些对于许盈来说都是陌生的。这还不如洛阳、长安呢!这两座城市,身为历史系的学生,许盈总能数出几个洛阳长安著名的里坊,什么戚里、尚冠里什么的。

  建邺则不同,建邺的乌衣巷足够有名了,但历史上也是王谢两家聚居于此,这才名望加身的。这个世界在东汉末年之后就开始明显偏移,王谢不会有了,乌衣巷自然也不用想。

  非要说还有什么叫的出名字的里坊,大概就是‘长干里’了,得益于李白的‘同居长干里’,名气也有些。不过此时长干里不止一个,小长干里、大长干里、东长干里都有,许盈也不知道李白所说的长干里是哪一个。

  而且,长干里虽是此时建邺的繁华地带,但并不算‘高贵’,属于庶民聚居区...许氏就算是外来的,落脚在建邺,也不会住在长干里附近。

  许盈一行和羊琮一行入城之后就分开了,羊琮需要立刻去行台见皇帝和太后。许盈则是要去许氏聚居之地。而聚居之地就在城南,进城后并无多少路程就到了。

  许氏在建邺的聚居地是早先南下之前,就已经托义兴周氏物色好的。别说是最近见势不好,这才逐渐南下的北方大族了,就是当初一起南下的汝颍一带势族,也少有许家这样从容周全的。

  这里原来也是当初某个吴国大将的宅园,只是后来荒废了。因为地段足够好,被义兴周氏买了下来,准备日后有空了修缮重整一番拿来居住。但因为周氏在建邺本就有宅邸,而且若不是南渡小朝廷在此,建邺怕是要继续没落,周氏也没什么族人会在此居住,所以一直没有真正重修。<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