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244(1 / 2)

  许盈若是知道李益的评价,肯定会反对,他才不是ppt大佬呢!他只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策略而已。他看得出来,说服李益的关键不在于利益,他自然也就不谈了。至于说他谈理想为什么能比别人有说服力,纯粹是因为他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他不是提出一个空想就忽悠人,或许执行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最后和计划的并不一定相同。但有了他的详细考虑,这件事本身已经很有可行性了!在这种情况下,被说服,难道不是当然的事?

  李益并没有想到这些区别,他只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可能遇到一个非同一般的人了——许盈的身份本来就非同一般,而李益所谓的‘非同一般’是将他和其他势族子弟区分开了。

  李益觉得,许盈是一个很难形容的人,让人忍不住相信他,在他身上寄托希望!仿佛按照他说得去做,日子就不再浑浑噩噩,而是有明确的、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了...这看起来普通,但在这个世道中,能让人感受到希望,本来就很难了!

  想到心里隐隐的兴奋,李益自己都忍不住自嘲一笑...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少年了,怎么这个时候倒像是个少年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做点儿什么,改变什么?

  不过不管他多么心急,许盈托他做的事情都得抵达丹阳之后才开始谋划,那个时候许盈也会给他一些帮助。

  而另一边,许盈也在考虑这事的细节,只不过蔡弘毅的问题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倒也不急于一时,只是看了一会儿蔡弘毅,道:“成仁不是说拜我为师?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罢!”

  说实在的,这可令身边的人非常意外!蔡弘毅自从追上许盈一行之后,就一直说自己要拜许盈为师,只是许盈出于各方面的顾虑,始终没有答应。虽然也有人觉得,许盈收下这个弟子是迟早的事,但此时事先一点儿预兆都没有,实在是太突然了!

  还是蔡弘毅反应快,当即行再郑重不过的拜师礼,恭敬庄重道:“老师!”

  许盈再也没有推辞,而是实实在在受了他这个礼。以此时的观念来看,老师是如同父亲一样的角色,对学生是负有责任的!受这个礼并不是白受,他也当得起!

  对于古人来说,学习知识是很难的,如果说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那么老师就是传授知识,给予自己新生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再生父母’!尊师重教之风就是由此而来!

  许盈让蔡弘毅坐到一边:“既然你已拜我为师,为师自然要授业于你!只是你并非蒙童小儿,还需要启蒙!为今,三礼五经你该是通读过的,若有不解,可以问为师,为师不能解的,还有师祖可以问询...不过,我想成仁你也不是为这些拜师的。”

  蔡弘毅如果是想学习三礼五经中的知识,他作为荆州蔡氏的郎君,有的是名儒可以拜师,何必要来找他!找他是为了学习一些别的东西,一些不好概括,但体现在了《战国论》中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许盈的思维方式,许盈的思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