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1 / 2)

  这本没什么,事实上势族内部这种子弟才是最多的!只不过世人看到的‘世族子弟’都是精华,而在此时,最精华的子弟肯定不会安排去经营庶务,要么做官,要么成为大名士。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少部分最出色的势族子弟身上,自然会有一种势族子弟都如此的感觉。

  其实不然。

  许庸心思活泛,落脚在东塘庄园之后,就对各处都很感兴趣的样子。

  最近正好今年的葡萄收获了,正忙着酿葡萄酒。此时酿酒不是什么秘技,但各家私酿的‘品牌酒’就是秘技了!一般来说,这就像是各家传承的菜谱一样,别人来求,也是轻易不能给的。

  所以负责酿酒的人非常有保密意识,并没有随意给人看各道工序,更不会和学徒以外的人讲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那样做又是为了什么。

  而许庸偏偏对彭泽秋的酿制非常上心,私下对妻子道:“这蒲桃酒原只有西域来的,十分珍贵!就算是高门大户,也难得享用。如今叔父庄园能酿制此酒,怕是能借此日进斗金——在汝南时就曾听人说过,一箱未启过的彭泽秋,贩到汉赵能换十匹良驹啊!”

  “汉赵原是匈奴,如今又占北地,养马者众,良驹亦多。然而驽马也至少四五千,良驹非两三万钱不能得!这便是二三十万钱啊!如今一般新酒一斗不过百钱而已!”

  许庸想到彭泽秋的利润就要流口水!在他看来,只要学到酿造技艺,他家立刻就能成为族中一等一的富户!

  “只是叔父实在吝啬,那等酒匠十分避人,我要去看,也是不让...必然是

  叔父吩咐过严守秘技,我等同族都不能学。”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庸十分忿忿不平。在他看来,大家都是同族,帮扶同族不是应当的?

  肉烂在锅里,不难道一直是势族所提倡的?

  “叔父私心太重,当不得族中嫡支!”气愤之下,他甚至说了这样的话。

  这样发了一通脾气之后,他却并没有就此死心,依旧通过各种方法打听彭泽秋的酿制工艺。只是不再打着许氏族人的名义直接去学,而是找到那些酒匠旁敲侧击,甚至还奉上了‘好处费’,想要买通那些酒匠。

  他对其中一个明显心动,但又有些顾虑的酒匠道:“我亦是许氏子弟,就算学了蒲桃酒酿法又如何呢?到时叔父知道,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真的狠查,反而大家面上都过不去,必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如今教我此中种种,一点儿干系也不会有!”

  酒匠贪许庸的好处,便应下了此事。只不过他们酒匠也不见得了解葡萄酒酿造的每一个细节——许盈当初为了效率,在庄园内部很多作坊都推行了‘分工’,每个人专门负责一个部分。虽然不像后世一样,可以将一个产品的制造拆分成上百道工序,但十几道工序已经极大提高了效率。

  而且这还有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有利于保密。

  所以从这个酒匠处了解了一部分之后,许庸还要去找其他酒匠。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动静大了一些,惊动到了一些管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