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 / 2)

  不想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婆母为什么急着此时为许盈加冠?是为了赶去建邺继承许成的政治遗产。说的更明白一些,她还在为许成去世而悲痛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在谋划着之后的事情了。

  理智上这是对的,但站在和氏的角度,感情上恐怕很难接受。

  陈氏猜对了大半,但有一些她并不知道——若只是如此,郑氏并不会那样窘迫。她虽然老实,

  但情况若真是陈氏想的那么简单,眼下这样说也只是平常,哪用得着那般!

  真正让她脸色不对劲的是,在杨氏的婢女走后,和氏立刻破口大骂起来...虽然是势族女郎,骂人也只会几个有限的文词,但这样已经足够郑氏坐立不安、不知所措了。

  和氏现在显然是恨上杨氏和许盈了,只当他们是趴在丈夫的尸体上吸血,急赶着去抢丈夫留下来的东西,连一点儿母子之情、兄弟之情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可能还愿意来许盈的冠礼。

  然而不管她来不来,冠礼始终是要进行的。

  此时的冠礼早就没有先秦时的隆重与一丝不苟,有些旷达之士,只有父子二人,就能行冠礼了。不需要观礼之人,聚会庆贺更是没有...现在许盈在豫章加冠,让这边的族人都来,已经算是‘规规矩矩’了。

  此次许盈的冠礼,说是请了羊琮和裴庆一起加冠,实际加冠的却只能有一人——裴庆为许盈加冠,羊琮不过是站在主位看着而已。

  加冠者,一般都是父亲,若是父亲不在了,还有叔伯之类父系长辈。但如今冠礼越来越松弛,这方面也没有了原来的讲究。有些任性而不拘礼法的年轻人,自己就给自己加冠了,家里一般也不会因此就不承认他自己加冠的合法性。

  理论上来说,羊琮和裴庆都有为许盈加冠的资格。许盈既然叫羊琮舅舅,不管这是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舅舅,总归是有个长辈身份在的。再加上人家是宗室,身份不同,他给许盈加冠,没有任何问题。

  裴庆则是许盈的老师,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师父、师父,师者如父,事师如父是非常常见的,甚至这是一种道德要求。老师给学生加冠,更是从古至今有着数不清的先例存在。

  但考虑了一番,让羊琮给许盈加冠,担心这会给其他人以一种政治暗示(羊琮宗室的身份在当下的环境中其实是有些敏感的)...最终还是请了裴庆给许盈加冠。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一下之前许盈三哥的名字,之前不小心写错了。应该是许巧,字若拙,而不是许拙。之前的部分也已经修改了,所以大家看到文中出现‘许巧’,不用觉得奇怪。

  第126章

  平常许盈都梳总角髻,今日在行冠礼之前却已经重新打散了头发,梳成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四方髻。

  古代成年男子的发髻,没有所谓的半束半披(某些少数民族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古风飘飘的小哥哥上半部分头发梳成发髻,下半部分头发长发及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古装剧中出现这种情况是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至于来历,可能是结合了成年男子发髻和儿童发型的结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