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 / 2)

  同时代的书,哪怕是比《战国论》早出现几十年,还是名士所作,常常也就是在一两个小圈子里传播。而积累几十年、上百年的知名度,到如今甚至不如《战国论》一个冬天!这在《战国论》横空出世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名望这种东西,就是有足够多的人给自己说好话,支持自己,成为自己的拥趸。而‘名望’,先‘名’后‘望’,就是要先有足够的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人越多,就越能筛出支持自己的人。

  当《战国论》让足够多的人读到时,许盈获得了自己这辈子的第一笔声望。

  虽然以前也有‘神童’之名,有人编写《世说新语》之类的书的话,自己小时候的轶事也能挑一两件录入...但这和现在的声望又是截然不同的。

  过去,许盈的名字最多就是让相好人家茶余饭后提及,只当是花边新闻了。现在,等于是登上了正式新闻版面,还是此时最有排面的学术、政经板块!

  对于让自己扬名这件事,许盈比过去更有紧迫感了——过去,他还觉得这件事可以慢慢来,反正自己还年少,他最大的资本就是还有时间。但现在他不能这样想了,洛阳接连传来的消息让他明白,时局瞬息万变,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准备了。

  所以现在的许盈更在意《战国论》印刷、贩卖之后的影响...

  然而即使许盈再如何在意,也有些低估了《战国论》的影响力。

  主要是许盈对印刷术对传播的影响,以及《战国论》的质量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此时的书籍传播,靠的是传抄,可想而知其效率有多低下!雕版印刷术却是一下将传播力解放了出来。眼下别说是《战国论》这样的作品了,就算是相对没那么好的作品,只要有可观之处,推广范围大了,也必然有一批人欣赏。

  至于《战国论》的质量,除了许盈自己确实非常用心,也很有些天赋外,也是上辈子的所见所知给予了他支持。

  充足的史料、全面的论点、扎实的论据(以这个时代来说是这样的)、独特的观点、磅礴的行文风格......这些都让《战国论》迅速圈粉。

  读《战国论》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许盈,见书上作者落款是许盈的名字,还当他是个热血未凉的中年人——一时之间,很多人以他为偶像,研究《战国论》中所说的强国之法、衰败之因。

  然后再看如今国家情形,有人打算从书中学,寻求强国之道。也有人纯粹就是做分析工作,借书中的例子分析如今国家的问题...还真是一分析一个准!原本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都空前明晰起来。

  也不是没人知道许盈如今只是个少年,但在短暂的惊讶、不适之后,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脱粉’。他们又不是为了许盈才觉得这书好的,既然觉得这书好,也不会因为是许盈写的而拒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