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1 / 2)

  关春也没有一个一个养蚕户去谈,那样速度慢不说,效率也不高,毕竟农户也不太容易信任一个没有打过交道的东塘庄园。一般来说,关春手下的人都是找到当地大姓人家的族长谈合作,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家,就找一些有名望的人。

  这些人知道东塘庄园的背景,有一定信任,再给予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会带着本地人一起加入东塘庄园的‘生丝收购’——这对于他们本身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到时候身边的乡邻还要感谢他们为同乡做了好事,他们的声望将进一步提高。

  这样一来,生丝出来之后,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东塘庄园的织室。

  在经历过一段生丝捉襟见肘的时期之后,很快生丝就充足起来,此时关春反而要催促下面的人扩大

  纺织规模了。

  明白这一套的好处之后,关春倒是觉得许盈郑重提出的烘茧法没那么重要了。只凭着‘生丝定金’这一手,许盈就能在江州本地做起最大的织室!

  不过他也知道,烘茧法的意义不是‘生丝定金’能比的。‘生丝定金’并不能带来生丝总量的增长,只不过是让市面上的生丝流入了东塘庄园。东塘庄园多用一束生丝,别的地方很可能就要少用一束。

  烘茧法则不同,有了烘茧法,养蚕规模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一个巨大飞跃(前提是桑叶跟得上)...这才是能够扩大生丝存量的技术。

  而且‘生丝定金’堪称一锤子买卖,被人学去之后就得面对对手使用同样的手法竞争,虽然自家依旧有先发优势,但终究麻烦。烘茧法则不同,这是可以保密的技术...茧炕都是自家工匠造的,身家性命都在自家。至于其他人,隔着炕床也看不到茧炕!

  只要能够注意一下保密工作,不说一直保密,至少能够独占巨大利润数年!

  而且这个时候信息传播本来就慢,泄密之后也不过就是和本地纺织大户同一起跑线竞争,面对外地纺织大户,依旧拥有充足优势。

  东塘庄园短时间内全力扩大织室规模,不仅庄园内的木匠们都在打造织机,还向外下了订单——不过此时能够制造织机的工匠也不是随处可见的,这些优质工匠大多是势族和豪强的‘私产’,所以这些订单其实是得到了罗氏的帮助的。

  罗氏为了报答许盈上次借粮,自家空闲的工匠都在给他造织机。不只是他自家,交好人家罗氏也下了织机订单...这些人家和东塘庄园又不熟,东塘庄园想要向这些人家下订单,更大可能是提着猪头也拜不到庙门!

  有罗氏从中牵线搭桥事情就容易多了!

  没办法,这个时代大多数资源集中在了少数人手中,有的时候想要什么,还真不是钱的事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