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2 / 2)

  但在《左传》版和《史记》版的‘赵氏孤儿’故事之上,他润色了一些。既不增改,又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加惊心动魄。

  这是因为这个故事,这才吸引住了罗真的这个堂兄。

  只不过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许盈写这个故事也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故事——《史记》版的‘赵氏孤儿’里,韩国先祖韩厥有了出场机会,在这里他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出现的。

  韩厥原本是赵氏的家臣,后来成为了赵氏侍奉的国君,也就是晋侯的卿大夫。等到赵氏落难时,韩厥已经是晋侯相当信任的臣子。当时晋灵公想要杀掉赵氏全族,晋国大多数大臣收到了这个政治信号,纷纷与赵氏划清关系。

  倒是前途正好的韩厥站了出来,为赵氏说好话,保住了赵氏的一线血脉,也就是‘赵氏孤儿’。

  韩氏并不是从韩厥起,到韩厥手中时也没有坐上诸侯的位置,但许盈在《韩国论》中依旧从韩厥说起。这既是因为韩氏从此而兴,也是因为韩厥义救赵氏孤儿的举动其实奠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韩氏的性格。

  有什么样的国君,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而有什么样的臣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可以这样说)。韩国在建国之初的许多事情中,都可以看到这一重性情的影响。

  比如韩赵一同攻魏,赵国想要杀了后来的魏惠王,然后瓜分魏国的土地。但韩国不干,认为杀国君这样的事太过违礼,而分其地的举动又太过贪婪,这样的事不能做!

  不管这是为了维护名声,还是真心如此性情,至少当时韩氏的行事风格就是如此!

  这个时候的韩氏属于典型的光明面...但就是这样光明面的存在,未来‘堕落’的速度却令人咋舌——翻阅战国后期的历史,对韩国的评价很难逃出‘老谋深算’‘狡猾’‘奸诈’这些字眼。

  许盈在写《韩国论》的时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写一个‘屠龙勇士最终变恶龙’的故事。

  第71章

  “弘毅,这是豫章送来给你的。”一个老者指挥着家仆将豫章送来的许多东西归置好,又指了指其中的一个匣子,让一旁的孙子收好。

  老者的孙子是个十多岁的少年,穿一件朱膘色直裾,虽然年少,却有一股英姿勃发之气。此时双手接过匣子,恭敬道:“谢祖父。”<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