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 / 2)

  “既然得手了,就不会藏在身上了。”最终还是许盈解释了一句。这么大的地方,随便找个隐蔽地方藏了就行,留在身上那也太危险了,这年头也不讲究没有证据就不能动手,别说只是搜身了,就算是用刑也司空见惯。

  “若不是说话太蠢,露了行迹,郎君又是从何处得知的。”吴轲原本对这件事是没什么兴趣的,此时却来了好奇心。

  “唔...许多地方都露了破绽。”许盈上辈子也是追完了《犯罪心理》、《别对我说谎》等犯罪题材欧美剧的人,出于好奇也在闲暇之余看过几本犯罪心理学的书。后来有一阵国内还流行过法医、刑警破案题材的网剧,许盈也看过一些评分高的。

  虽然影视剧和现实生活是两回事,但一些基本的常识是不会错的。

  当下,许盈针对那妇人的表现说了几条,然后又道:“其实看人多了便能知道,有些人说谎时爱眨眼,有些人爱摸鼻子、摸耳朵,也有脸红的...若是熟悉之人撒谎,很轻松就能识破,也是因为知道了这些。”

  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只能尽力减少反应,缩短反应的时间,但要完全没有反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而相应的,如果是受过相应训练的刑侦人员、心理专家,也能抓住那极短时间内普通人无法发现的神态变化。

  “这倒是...”吴轲很

  聪明,只不过是没有这方面的认知而已,所以一听许盈说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罗真却在沉默之后忽然开口:“这也不一定准...”

  “确实如此。”许盈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就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无法百分百准确,所以这类方法在刑侦中一般都是辅助手段,无法作为定罪的证据。专家尚且如此,他这个菜鸟都算不上的门外汉,自然也就只能做个嘴把式了。

  “不过也能有些帮助,再想想别处的漏洞,多少能指引方向。”这样说着,许盈又拉起了吴轲的手:“类似的办法还有很多,譬如感知脉象。”

  其实最好还是把手放在脸旁颈边,这样脉搏会更加明显,还能更好观察瞳孔反应、呼吸、神色等等。不过这个动作未免太失礼了,所以许盈只是按住了吴轲的手腕。

  “其实若能近些看,知道的事会更多。”这也不是许盈瞎说的,悬疑片里面侦探的手段一般就是两种,一种是从心理出发,就是刚刚那些。另一种是从现场痕迹出发,比较典型的就是福尔摩斯的‘演绎法’。

  许盈举了几个可以搜集线索的例子,比如根据脚印判断嫌疑人的身高、体重、男女,还有指纹什么的——在华夏,指纹很早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了,秦代的‘身份证’上就会录下指纹,所以许盈说到可以利用指纹,在其他人耳朵里也不算天方夜谭。

  这个‘其他人’并不指全部人,因为见识所限,有的人可能没有这种认知。

  吴轲第一次知道这些知识,听的津津有味。相比之下,罗真就要沉默的多了,等到许盈吩咐婢女去提醒管事,他们一行人已经回到了文渊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