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91(2 / 2)

  《左转》里鲁国的大夫叔孙豹提出过‘三不朽’,即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已经广泛为华夏士大夫接受,成为‘致君尧舜’这种人生理

  想之外,最高的人生追求!只要三者俱全,那就是读书人眼中的‘圣人’了。

  只不过追求归追求,有这样追求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华夏历史上做到三不朽的却屈指可数。甚至不说三者俱全,只说达到其中一样,那也是寥寥无几。

  如果是一个中年儒生,甚至青年儒生,尝试去‘立言’,其他人也不会如何。这种理想大家都有,成不成功是一回事,去不去尝试是另一回事。但如果是许盈这样一个小孩子无意间显现出了这样的念头,这就有些让人‘不知所措’了。

  毕竟这样的事太‘前无古人’,难免让人觉得轻狂。

  对此裴庆一直都神神叨叨的,虽然只是一个开头,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已经能够看出许盈写的东西不是乱来,他是真有东西在胸中的!因此裴庆也不得不犯嘀咕——难道许盈真的有做大儒、为名师的天赋?真的是吃这碗饭的?

  看他做学问的样子,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哩!

  对此,裴庆只能闭着眼睛自我说服...能够以史为鉴,对历史有着这样精准的见识,这显然是要做大事的啊!

  裴庆:不慌!这把还能稳住!Σ( ̄□ ̄;)

  许盈的《齐国论》虽然还没有给裴庆以外的人看过,但裴庆偶尔会泄露一两句,吴轲常常在他身边向学,就知道了一点儿。

  不过他还不知道许盈的《齐国论》到底怎么回事,此时说这个更像是一种玩笑。

  “哪里能学太史公...”最近许盈也因为战国七雄的文章而头秃心烦来着,颇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觉,深感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此时也不愿意多说,很快扯开了话题:“怎么都在说《道德经》?”

  傍晚,裴庆就从临川回来了,回住处时经过文渊馆外围,远远听见嬉闹声。也没多想,就去看了看,果不其然,是许盈等人在开‘辩论会’——在此时,非常看重读书人的口才,能言善辩,能够引经据典驳倒他人,这被认为是名士的表现。

  所以各种坐而论道的集会很多...说白了,这就是一种规则和后世不一样的辩论会。

  看到许盈和其他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裴庆就笑了。他知道许盈在文渊馆弄了个小藏书室的事,也知道他常常和身边好学之辈混在一起,没有什么尊卑。他并没有阻止许盈,甚至颇为支持。<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