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1 / 2)

  之所以《齐国论》排第一,这是因为战国七雄之中‘齐国’算是最有排面的大国了,传承也老(虽然有田氏代齐,但好歹比三家分晋强,除了统治者变了,国家本质是没有变的)。相比之下,楚国被认为是蛮夷,燕国存在感不强,秦国只能算是暴发户,赵魏韩国更是继承了晋国遗产的小辈。论战国七雄,没有比齐国开头更合适的了!

  这是一个东周以前就很强大的诸侯国,春秋之世也有齐桓公会盟诸侯,登临春秋五霸。而到了战国时代,齐国的存在感依旧很强,是非常传统的东方强国!

  对于这个‘天降’的作业,许盈倒也没抱怨,反正抱怨也没用,还不如把抱怨的功夫省下来,仔细想想该怎么完成——关于这个,他心里是很有想法的。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读初中时看过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虽然是好几年前拍的了,但当时的他一点儿也没有觉得老旧——这大概也是纪录片不同于一般影片的特点了,一般的影视剧都带有强烈的年代感。

  当时的他很喜欢这部纪录片,觉得作为单纯的历史科普还是非常棒的!尽量负责的同时,还兼顾了观众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看的昏昏欲睡,反而很有趣。这类纪录片能够出圈的不多,《大国崛起》算是一部,很多原本对这不感兴趣的路人也都看过。

  很多人看过这部《大国崛起》,然而看过也就算了,许盈当时也是这样。只有等到真正接触到历史这门学科才知道,其实这种历史科普也很有讲究呢!

  第55章

  史学在近代是有很大变革的,以《大国崛起》为例,在史学变革之前,这样的作品是不敢想象的(就算没有视频,只是文稿形式也不可能)。因为近代以前的治史理念和之后的治史理念很不同,这就像是《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一样,对于当时生活的的人来说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然后后世因循之。

  生活在后来的人感受不到这种变化的意义,但不代表这种意义就不存在。

  许盈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就决定用《大国崛起》的方式论述战国七雄的崛起!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互关联’,以及引入‘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因素——一国兴起不只在于这一国,与当时所处的种种内外部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至于推导崛起过成,则需要追根溯源,从方方面面来分析。

  这对于此时的‘知识分子’而言,恐怕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不过士人中的精英分子接受能力一般都比较强,许盈并不担心裴庆会觉得这样写有什么问题。事实上,如果裴庆对此接受良好,许盈可能还会主动推动这些文章传扬出去,这有利于‘扬名’。

  想要为名师,必然要有大名...而扬名这种事,很多人都是从小做起的!

  比方说,汉时的一个个地方孝廉,除了极少数表里如一的,很多其实都是天生演员,孝行、德行那是从小就开始积累,时间久了名气也就有了。此时也差不多,很多世族子弟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家族中的长辈就有意无意帮助出名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