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1 / 2)

  大家反而会觉得是他踏实肯干、关心民生疾苦什么的。

  这就像是一个朝廷大官,他简朴度日,自家甚至还有菜地,别人并不会觉得他穷酸或者堕落,只会觉得他这是简朴,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而真的想在治学上达到一定水平,这就不是投机取巧能做到的了,这需要他踏踏实实做学问。虽然他因为上辈子的记忆,对这方面多了一些了解,理解能力也比普通小孩子强出许多,但这依旧是很有难度的事。

  事实上,无论学什么,想要学的深,都不会容易。

  但即使是难,也得去做!因为立下了这个志向,之后的学习中许盈表现的更加勤奋。

  一时之间,他的学习进度拉快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许盈的积极性大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裴庆这个老师对比许仲容水平要高的多。

  进度快,这并不意味着学完一部分内容的速度变快,而是同样一部分内容,在许仲容这里要学的深的多。

  以《论语》为例,一般孩子学完要花两年时间,按照许盈现在的进度,也差不多是这

  么久。但是,小孩子学习《论语》是不会学的很深的,这个时候更多是在打基础,算是对《论语》有一个不错的理解。

  之后还要学各种各样的内容,也都是和《论语》差不多的程度。

  等到该学的都学了,这才要考虑深入地学习哪一个。

  而且,这也是考虑到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真的讲的太深了,理解能力不够,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反而没什么效率。

  但许盈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他的志向摆在那里,本来就不可以普通势族子弟的学习规划去类比,所以他一开始就学的很深——这师生两个,一个敢这么教,一个也就真这么学了,两个人都没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而除开读书,许盈在别的方面也没有放松,比如说练字...一笔好字在这个时代也是本人修养高低的体现,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也是需要兼顾的,更别提许盈本来也喜欢练字。

  “这是新纸?”许盈刚刚练字完毕,有匠人将新一批的白纸呈上。现在东塘庄园出产的纸张他依旧不满意,平日里用的还是北边来的皮纸。

  得了新纸之后许盈试了几笔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越来越好了,但还是不够。”

  匠人很少来许盈的院子,此时都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放,只能磕磕绊绊道:“是、是,郎君。”

  倒是一旁的僮儿见机快的多,笑道:“小郎君见过好纸才这样说的,若依小人之见,这纸已经很好了!许多北纸也就是这样了。何况北纸造价高昂,远不如小郎君新制白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