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当斩36(2 / 2)

军帐之中,此时响起仙乐,已经蒸煮好的肥羊此时一头头被送了上来。

众人一同品尝,这入口鲜美,筋道留香,与中原之羊,确实是大为不同,突西浑部落天天吃着此等上乘好肉,又怎么不能征善战?

西线,看来一定要拿下,俞力暗暗心道。

过了几日,吴溪听闻王祐已将西线大权交予俞力龚通达二人,心中大为不满,他自己虽然早已占据中原一角,但是久久未有进展,原本自己也在考虑往西线发展,却没想到有人捷足先登。

吴溪带领兵马,途径盘龙小径,一路见到不少村子,原想拿些给养,没想到进了村子,只见满地饿人,坟头遍地,想必是早已耗尽,他们自己也已经时日无多了。

吴溪摇了摇头,也并不是心善,只是这里已经贫瘠如此,就此放过吧。

只是没了粮草,再行原路,很是冒险,吴溪打算不走原路,改走盘龙小径,此处极度狭窄,任何带兵之人都不会选取此路,如是遭遇伏兵火攻,定然难逃一死。

但是吴溪哪里是个墨守成规之人,想要反其道而行之。

没想到走了不出一里,前方隐隐见到有军旗飘扬,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周’字,在此处竟然遭遇周泽大军!

然而没想到的是,周泽比他们还更紧张,原来周泽正在暗中调集大军,如毛细血管一样,从北方后方源源不断调来辎重军士,原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分兵几路在明德城汇合,一来不想惊动宣朝,二来不想惊动五族部落,毕竟这些人就在自己偏北。

周泽自己带领的这路军,原以为找个平日里没人经过的小道,将部队分成一条长蛇行迅速通过,应该无碍,迎面看到吴溪大军,还以为是中了埋伏。

吴溪自然也是如此想的。

双方没想到是一场虚惊?

周泽见了对面旗帜,拱手道:“早闻吴溪将军大名,今日终于得以一见。我们两军虽然立场不同,但都是忠心报国的好汉,阁下殷勤侠义,实乃过人之能,将帅风范无与伦比,令我钦佩不已。只是近年来,应该是身不由己,王祐麾下,强横跋扈,擅自草菅人命之事甚多,令人扼腕。”

吴溪见周泽双眸犀利,神采奕奕,深有经国济世之才,又曾听说此人部下都是老臣子弟,一个个前仆后继,誓死追随,心中已经大有好感,再听他言语,丝毫没有轻视自己之意,此刻心中只有赞叹:果然是丰富阅历、处变不惊的真豪杰!

此时要是不说点什么,感觉不好,吴溪便道:“久闻将军神勇,法正言顺,深得部下爱戴,见机决断,进退有度,用兵如神,今日一见,好生佩服。晚辈惭愧,当日举事,一心原本是想反宣朝上下重税滥征、独断专行、荒淫无道、残杀忠良、昏庸无道,从未想过未来长什么样子。”

周泽是什么人,这话一出,意思还不明显吗?

周泽也就开门见山了:“以阁下的人品与胆识,本可为民除害,却不知不觉沦为害群之马。想来阁下也心有愧疚,内心并非真心乐意为非作歹。不如趁早悔悟,洗心革面,重拾正义,必将大有作为,光宗耀祖。他日若有幸改弦更张,与我等共商大计,一起为苍生谋福祉啊。”

身后这么多人听着,吴溪怎么可以有什么反应,而且这‘害群之马’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只能说道:“将军眼界远大,能延揽寒门,感激不尽。只是在下受其知遇之恩,理应报答。还请海涵,日后若有缘,你我必然能够共赴反宣大业。”

这话里有话,周泽已然明了,便拱了拱手道:“吴溪将军如此衷心义胆,让人佩服,今日相识,他日再续善缘。”

这盘龙小径本来就窄,并排也不过是三四个兵士的宽度,于是两边军士都是排成单列,一列向北,那是吴溪军,一列向南,自然是周泽军,不光两位将军彼此交流眼神,心中有数,就连双方兵士也是彼此致意,微笑经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