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丁盐检事了111(1 / 2)

打击丁盐检的事情刘天佑并未过多的关注,动用正规军打击绝大部分都是油地痞、流氓组成的松散组织本就没什么难度,还有性子沉稳的刘铁军整体管控,刘天佑很放心,在李勇军顺利“拜访”胶州王千户后,整个胶州、即墨都知道崂山卫李勇军在报复丁盐检了。

丁盐检、及他胶州府的靠山从头到尾都没抓到任何实际证据可以指控崂山卫,组织了两次所谓的“陷阱”,结果被刘铁军连锅全给端了。吃了大亏后,丁盐检这边是打又打不赢、证据又抓不到,派出去的人除了全军覆没外没有其余结果,只能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找上官打官司,嘴炮公文送到莱州府指挥使孙连城那,孙指挥使态度明确,有切实证据咱就查办,没有就滚犊子,并要求盐检司把本属于崂山卫的官盐份额还回来。得知孙指挥使的明确态度后,李勇军再次通过胶州王千户放话,除非丁盐检到崂山卫千户所门前磕头赔罪,否则见一次灭一次!

崂山卫与盐检“战事”正酣的时候,刘天佑登上了崂山卫海对面的小珠山,这个小珠山与崂山卫一同掐住了胶州湾入海口,而且珠山周边与崂山也有点类似,大面积的盐碱地滩涂,只是小珠山占地面积比崂山小的多,且海拔只有七百多米。当初进驻崂山卫时,由于青岛镇前途未卜,所以对崂山卫对面地域只做了侦查,未有其他行动,去年青岛镇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苗头后,彻底控制胶州湾入海口就摆上了日程。

今年年初后金入侵朝鲜大战时,刘铁军就组织了几百已经彻底依附刘家的难民从靠近小珠山的海边登陆,并有一百伪装成难民的士兵混在其中,登陆后便快速占据了小珠山,然后逐步朝周边蚕食,由于沿海本就是盐碱滩涂,不适于耕种,地广人稀,这种地方出现些外来的流民,官府并未重视,仅要求当地的一个百户所进行剿匪。

这个破落的地方百户所现在只能算一个渔村,百户长叫汤德彪,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是既没能力也不意愿去剿匪,在没有所谓的剿匪命令前其实已经与难民产生了争端并有过械斗,惨败,所幸没有死人。汤德彪领到了剿匪公文及一百两银子的剿匪军费后,竟然跟刘铁军组织的难民进行了往来,约定只要不向小珠山以北、以西渗透,也不争抢他们的渔场,双方就能相安无事,并让了东侧一段沿海滩涂给难民。

小珠山难民在丁盐检“捅”崂山卫事件闹大后迎来了转机,崂山卫内流民是辽东难民身份,辽东本是明朝国土,这些人也是明朝子民,官府本就有好好照料从辽地逃出来的难民的职责,事情闹大后,胶州府内的绝大部分文人反而都站在了崂山卫这边,指责胶州府、即墨县等官府失职。现在小珠山匪患也是辽东难民的身份被证实后,胶州官府为了平悠悠众口,加上难民占据小珠山后确实没干什么为祸四方之事,便对盘踞小珠山的难民进了“招安”,送来了五百斤粮食、部分农具、几条渔船,并把珠山东南除了汤德彪百户所以外的滩涂地都给了他们,算下来有八百亩左右的地盘,并不是官府大气,而是珠山东南大部分都是盐碱地,适宜耕种的、盐场、好的渔场都被地头蛇汤德彪百户所占据了。

李勇军陪刘天佑秘密登上了小珠山,观察了沿途的地形后,刘天佑有些不解,向李勇军问道:“胶州湾入海口如此重要的位置,军方就只设立了一个百户所,而且是一个几乎演变成渔村的百户所,这是为何?”

“百年前沿海倭寇闹的凶时,这边也是个千户所,而且不是屯田性质的千户,后来戚家军灭了倭寇,此地的千户得罪了上官,据说借着一次触犯军规的缘由,千户所被撤,就留下一个百户,慢慢就演变成这样子了。本来胶州湾内的水师会定期进行巡逻的,后金崛起后,水师主力都被抽调至莱登前线,本来还是会定期派水师回来巡逻的,由于后金确实没有水师能够对明朝海防产生威胁,朝鲜又是明朝的藩属国,加上日本被两次击败后不再扩张,胶州湾的海防就算是被放弃了。”李勇军解释。

“我看过这个百户所的情报,为何会没落的这么快?汤德彪你熟悉么?”刘天佑摇摇头后继续询问。

“哎,何止是这个百户所没落的快啊,山东范围内的各屯田性质的卫所都没落的快。汤德彪的父亲是战死的,那时汤德彪还未成年,好在上官还算有点良心,就让汤德彪继续留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屯田百户所,但那点恩情也就到此为止,汤父原旗下的一些精锐都被挖走或自寻出路了,好好的一支百户精兵就退化成这样子了。早年跟汤德彪有一些往来,当时崂山卫还有官盐份额,会收一些汤德彪这里的私盐,后来官盐份额丢了,来往就少了。”李勇军道。

“汤德彪对明朝的忠诚度如何?能控制么?”刘天佑接着问。

李勇军思考了一会回复道:“汤德彪也算是受了朝廷恩惠才执掌了这个百户所,心里应该还是念着朝廷的好的,但这些年要上交的份子钱也把他压榨的比较惨,原来卖到崂山卫的私盐这些年也被丁盐检压榨的厉害,心里是有不少怨言的,要不然这次也不可能拿了剿匪军费跟公文后还跟难民私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