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各方反应93(1 / 2)

釜山刘家军攻占安州的消息快速发散,刘天佑率大军北上前索要到的那份釜山军可节制后方各路朝鲜官军的公文发挥了很大作用,加上文臣李文轩不愧余力的四处奔走,安州东北,甚至东南一些县、府都很快派出了援军向安州集结,三天内总共有五千三百步军、一千二百骑兵的朝鲜官军汇聚到安州城内,而且仍有援军不断到来。

虽然集结过来的各股朝鲜官军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参差不齐,有部分甚至是老弱,但安州城内总算有了近万的守军,这也让刘天佑心情大定。加上攻破安州城时,城内还有不少物资没被运走,且守军放的火也被及时扑灭了,物资统计后,足够一万守军两个月的消耗。

攻占安州后,后金并未有大军来袭,给了刘天佑足够的时间进行布防,他并未要求那部分投降的汉军立即反正,只是全部剪去辫子当壮劳力使用,在城外挖壕沟,他要求大炮射程内壕沟必须遍布。

二月十三上午刘天佑全面掌控安州城后,城南方向才出现一千五百左右的后金骑兵,这些骑兵在见到安州已经失守、守军严阵以待后就离去了。岳托那边组织的夜袭击溃了毛承祚的先锋部队,毛承祚仅率两百余骑逃离,葬送掉一千五百的步兵及近八百的骑兵,但毛文龙部登陆的主力部队最终得到了保存,岳托未能达成他的作战设想,也导致他的大军仍需分兵看着毛文龙部,根本无力威胁安州,只是再次强攻了花岛刘家大营,刘义海点燃大营后安全撤退到安州城。

安州城的易手变成了目前战场上的一个催化剂,二月十三当夜安州失守、守将阿昆塔未能撤出来的急报就送到了阿敏手上,安州失守是大事,阿敏连夜召开诸将议事。安州短时间内被攻破说明他们后方存在了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岳托未能完成他稳固后方的使命,而且安州失守后,阿敏的主力大军等于是陷入了被南、北夹击的战略包围。战事初期由于安州、平壤的快速失陷,北方的各州县全部陷入了各自为战,只能眼睁睁看着后金骑兵到处劫掠,现在安州易手,朝鲜官军可以重新集结北方各州县的军力了,一旦全面集结到位,目前后金军取得的战略优势将完全丧失。短暂的军事会议后,阿敏提出的集结大军攻击南边的张晚大军并假意向汉城进军,来逼迫仁祖同意和谈条款的策略得到了支持。

二月十四夜,江华岛上仁祖也在召集重臣议事,李贵看过刘天佑送来的战报后向仁祖询问:“王上,这份战报上并未有李文轩的官印,情况属实么?”

金自点代仁祖道:“李大人,送急报来的信使说刘家军攻击安州时李文轩正在安州东北诸城传达王上旨意,要求各城在刘家军攻下安州后派援军去安州,这份战报是在攻克安州后第一时间发出的,随战报而来的还有安州守将镶蓝旗甲喇额真阿昆塔的将旗、将印,下官觉得这刘家军之前的战报都是真实的,而且此事事关重大,不应该作假,也做不得假。”

李贵又问:“李文轩在传达王上旨意?是什么旨意?”

这时李元翼道:“李大人,釜山刘家派兵北上时,王上就下了一份文书,如刘家能够在后方打开局面,就可以指挥后方各州县的官军与后金军作战。如今看来我王非常有先见之明,现在只要各州县援军汇聚安州,能在安州集结数万大军的话,就能对阿敏大军形成南、北夹击的局面了。”

“不能过于乐观,后金军什么战力,你们也都清楚的,我们北方的官军精锐原本集结于边境的义州、清川江的安州还有平壤,其余州县虽也有一些官军,但军备较差,我们寄予厚望的精锐尚且连败于后金军之手,这些二流的地方官军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这刘家军虽然善战,但规模也就几千人,加上北上后连番作战的损耗,只怕实力也所剩无几。”李贵说道。

仁祖接到攻克安州的军报后本来心情大好的,现在被李贵一顿分析,又有些失望,还未来得及说什么,有侍卫来报,又有刘家战报送来。战报直接送到仁祖手上,这份战报比第一份详尽的多,有简要的作战过程,军报内提到直到此份军报发出,离安州最近的价川的三百援军已经到达安州,当然军报内还提到了大量物资需求,安州原本囤积的物资绝大部分已经被运走,且安州被攻克时守军放火烧仓库了,虽有幸存百姓参与救火,但物资损失很大,军报末尾,刘天佑还表示虽然刘家军损失不小,但仍有一战之力,如能顺利得到各路官军支援、物资支援的话,他有信心守住安州。

军报由金自点宣读了一遍,李元翼听完立刻进言道:“王上,既然刘家自认还是有一战之力,打算坚守安州,还请王上发兵支援,并提供安州急需的物资,只要牢牢守住安州,给他们集结北方各部官军的时间,等大军集结到位,到时候南、北夹击,定然可以击败阿敏的大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