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突袭江北正白旗营地(2)75(1 / 2)

等天色更亮一些后,站在安州城墙上眺望江对岸正白旗营地的阿昆塔判断前来偷袭的敌军也就千人级别的规模,而正白旗营地内的女真兵就有七百的规模,加上北侧村子内的朝鲜叛军总共也有千名士兵了,所以开始他并不担心他的亲家、正白旗的甲喇额真布臻康,反而在想要不要再尝试攻击一下江面上的舰队,这两天他将军中的强弩、强弓全部集中了起来,而且从平壤那边得到五门佛朗机炮的支持,所以他动起了打击停在江面上舰队的心思。

正当他思考的时候,跟他站在一起负责这段城墙防御的牛录额真古尔扎道:“将军,您看,对面有些不对劲,正白旗的人好像顶不住,着火的地方应该是马厩。“阿昆塔闻言赶忙望去,然后骂了一句,道:”偷袭的这支军队有点凶,而且偷袭的时间选择的太好了,我们士兵身上应该都还没穿甲胄。“稍微顿了一下,对自己的侍卫道:”让阿图索、索泰立刻整军,随本将救援正白旗。“

侍卫领命而去,古尔扎犹豫了一下道:“将军,江面上这支舰队上应该也有不少人,您率大军出城后,他们攻城怎么办?“

阿昆塔道:“水师不具备攻城能力,再说他们的炮够不到我们的城墙,我倒是希望他们下船攻城,那样本将就能彻底剿灭他们。“

古尔扎是阿昆塔的亲信,他继续说道:“将军,要不还是让阿图索、索泰领他们的牛录去救援吧,您留守城内,这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啊,从前两天跟这舰队的交手及现在对面突袭的军队来看,这应该是朝鲜官军里最精锐的部队了,而且安州至关重要,一旦有失,这可是死罪啊。“

阿昆塔犹豫了一下道:“我们绕道到对面营地也就四十余里,到时骑兵冲击对方步兵,很快就能解决战斗,我们两个时辰就回来了,没问题的。“说完便下了城墙。

水师哨船发现安州东门打开,有成规模的骑兵出城后立刻通知旗舰,邓晓峰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下令使用十斤炮炮击安州城墙,其余炮舰摆出攻击姿态,做攻城准备!安州城也是临江而建,只是城墙离岸边比江北军营稍远一些,但还在十斤炮的射程范围内。这个方案是刘天佑制定作战方案的一部分,一旦安州派援军出城,那么水师佯攻安州城。

阿昆塔从东城门刚出来就听到大炮轰鸣的声音,回头看了一会,才确认是江面上的敌方舰队炮轰安州城了,而且对方真有如此射程的大炮,他看到有两枚炮弹甚至飞过城墙,砸到安州城内了。阿昆塔纠结了,他无比确认对方舰队就是见到他们出城救援正白旗军营才炮击安州城的,就是要拖住他,可他心里也知道,旗主阿敏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守安州城,一旦有失,按后金军军规他定然人头不保的,就在他纠结的时候,他的亲兵喊醒了他。他无奈的命令阿图索继续带领他的牛录前去救援,其余军队回城!

正在指挥大军强攻正白旗军营的刘海波听到江面那边传来炮声,也知道这是安州城派援兵出城的信号,时间紧迫!好在他们的突袭速度也不慢,李庆生已经带着铁甲营杀穿了外侧军营,朝正白旗主将布臻康那边逼迫过去;程斌带着几十士兵朝攻击炮兵的索木托部冲杀而来,程斌确实如刘海波所说的那样,武艺高超,挥舞着大刀一马当先向前冲锋,连砍几名女真兵,程斌一到,炮兵危机已解;炮兵危机解除后,刘海波指挥火铳兵、炮兵继续向前压迫,前面的朝鲜叛军在密集的火铳压制下已经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后面那五十女真兵没有了朝鲜叛军充当炮灰掩护后,顿时遭遇重大杀伤,天雷炮在这种近距离攻防战下效果非常好,被炸药包又轰炸了一轮后,后面的女真兵只剩了十几名残兵后向营内将台布臻康位置撤退而去,前面残存的百余朝鲜叛军在女真兵撤走后就投降了。

此时军营内的态势也很明朗了,索木托被程斌一刀劈死后,其余的女真兵就向后溃散,朝主将布臻康那边汇集,戚勇也带着海盗营杀光了马厩那边的女真兵向这边杀来,而且不少海盗竟然骑在马上,包括戚勇本人也骑在马上。布臻康周边汇集了近两百残兵在做最后的抵抗,布臻康的亲兵倒是弄来了几匹马,但他想逃却不敢逃,后金军军规甚严,战死于此的话,他的家人能够保全,要是他逃了,必然难逃军纪处罚,最后也免不了一死,而且他的家人也要跟着完蛋。

确认了战场上态势后,刘海波带着火铳营、炮兵快速前移到进行最后的决战位置,他发出信号后,战场内的还在拼杀的士兵快速脱离接触,布臻康以为要对方要劝降,刚想说什么就见到对方的火铳兵进入了战场,打到这种程度,刘海波是不可能劝降的,而且战前刘天佑也跟他说过,朝鲜叛军、汉军可以劝降,但女真兵尽可能的多杀伤。

见己方近战士兵脱离接触后,刘海波也不废话直接下令火铳兵射击推进,后边的炮兵也开始准备炮击,布臻康眼都红了,觉得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直接带着亲兵上马,准备带着残兵向火铳兵发出绝死冲锋,在他看来,目前的情况只有冲破火铳阵,击杀那位看起来是主将的人,他才有正当的理由能够逃离战场,还可能活命。不过他高估了他自己,高估了他的士兵,他跟他的亲兵刚上马就被炮兵盯住了,两门虎蹲炮直接对着他们覆盖性炮击,布臻康应声落马,主将落马后,剩余的士兵的表现出现了分化,一半左右疯了一样向前冲锋、一部分踌躇不前、还有一部分向后逃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