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与毛文龙会谈、初次接敌69(1 / 2)

正月二十九日夜,经过急行,刘义海到达皮岛外围,由于处于战时,考虑到双方的安全因素,当晚并未登岛。

正月三十日一早,刘义海登岛见到了毛文龙,这几年毛文龙与刘家的书信一直未断,甚至还有不少贸易往来,虽然大部分书信都是有刘义平代回的,但刘义海也都知道内容,两人如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相互寒暄,毛文龙更是热情设宴款待。

刘义海坦言刘家将率主力北上进入后金占领区作战,他是过来寻求毛将军的情报支援的,简单说明了刘家没有选择从陆上北上与朝鲜大军汇合的原因。毛文龙直接表示理解,并大骂仁祖奸诈,说仁祖表面上听命于明朝,但这些年一直奉行了与后金和平相处的策略,对后金处处克制、忍让,且不支持他们驻守于皮岛,也不提供军需支持,他认为刘家独立北上是正确的,跟朝鲜大军混编的话,肯定会被卖了。

毛文龙部对后金军力的了解确实比朝鲜军报要详细的多,此次后金军主帅阿敏,他亲自率领了镶蓝旗主力、岳托率领了镶红旗一部、硕托率领了正红旗一部、阿济格率领了镶白旗一部,应该还有其余几旗的小股人马,女真兵总数不下三万人;李永芳、刘兴祚率领的汉军估计不下一万五千人;还发现了大量蒙古骑兵跟随,数量过万,但未探明是哪一部蒙古骑兵;另外还有大量的鲜族剃头兵由姜弘立、韩润等带领,这些鲜族兵数量过万,正因为这些鲜族叛军带路,他的铁山才被轻易攻破了;而且最近探子打探到原驻守边境的后金兵也进入朝鲜境内进行劫掠,后金目前在朝军队估计将近10万人。

作为“老朋友”,毛文龙不建议刘义海率军进入后金占领区,他认为这些地方经过姜弘立、韩润这些人朝鲜叛将的梳理,应该没多少人愿意跟后金作战了,进入后将孤立无援,很容易陷入围攻,而且他也坦言,后金应该留了一支大军专门等他的皮岛驻军上岸,一旦大军进入了,危险极大。他建议刘家干脆跟他合兵一处,等后金大军进一步南下时,他们合兵上岸,定能取得战功。

刘义海即对敌后的局势感到一些悲观,也对毛文龙对后金作战的态度感到失望,他问道:“如后金大军真在汉城一线大败朝鲜官军,而明军迟迟不能援助的话,朝鲜会不会投降?”

毛文龙道:“后金这两年遭遇饥荒,国内缺粮,其实是没有国力支持灭国大战的,后金此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劫掠,而且本将已经打探到,朝鲜王已经逃到江华岛了,后金没有水师,他们是攻不上江华岛的,按本将的估计,后金大肆劫掠后便会撤军了。”毛文龙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刘义海心中有些惊叹,不是惊叹毛文龙的态度,而是惊叹刘天佑事先的判断,他来见毛文龙其实有鼓动毛文龙跟他一起出兵的想法的,可刘天佑跟他说毛文龙是不会派大军上岸支援朝鲜官军作战的,最多就是后方打打游击。一是毛文龙本身实力不足,不愿与后金打正面野战;二是毛文龙部跟朝鲜官军有隙。

刘义海整理好思绪继续跟毛文龙会谈,表示刘家的釜山军是一定要上岸的,这是刘氏家族的决策,也是受迫于朝鲜王族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他拿出了唐季的亲笔信交给毛文龙,希望得到毛文龙部的支持,并可以派出部分骑兵给他们充当向导。

唐季与他的前任张保磊不同,他是主动与毛文龙进行联系了,而毛文龙也对他有所求,所以两人在唐季上任后保持比较紧密的关系。毛文龙看了唐季的亲笔信后,也不再劝刘义海,但最终只同意派两百骑兵给刘义海充做斥候、向导,由其养孙毛永诗率领,当然这些骑兵也不是白派的,刘义海承诺将分润100名女真兵首级给他,要是不足后续用粮食弥补。

刘义海当天便带着毛永诗的两百骑兵离开了皮岛,他要去给刘天佑的大军查探适合登陆的位置。

二月初一,刘天佑率领的主力抵达清川江入海口的外围,同时接到江华岛传来的军报,后金军并未在驻扎于平壤,主力五万余大军进军至中和,与朝鲜军主将张晚集结的十万大军对峙,要求刘义海快速在后方打开局面配合前线作战。

此时刘天佑已经跟刘义海见面了,获知了毛文龙那边提供的军事情报,便让李文轩要求江华岛提供在中和的后金军的详细情报,他要弄清楚后金到底在后方留了哪些军队。

汇总了前期侦查,刘天佑下令大军在古邑花岛位置登陆,因为将近一半的士兵有晕船现象,需要修整。大军开始登陆前,水师已经安排战船向东顺着清川江、向西沿着海岸线侦查,岸上毛永诗已经安排了二十里范围内的斥候警戒,他本人带着百余骑兵在岸边观察传闻中的这支朝鲜汉军,随刘义海先行过来的火铳二营、金正兵的步兵营已经选择的警戒位置进行警戒。

先下船的是骑兵营,这次骑兵营带来了三百人,得到了战马补充后,这次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刘军晕船了,一半左右的骑兵都有些萎靡,不过副将赵志刚完全不受海运影响的,上岸后立刻带着人外出警戒、探路了。

紧接着下船的是工兵营,工兵营全部是轻甲装备,但各种专用工具五花八门,毛永诗在岸边看看的暗暗称奇,工兵营上岸后就开始构筑营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