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占据宫古,富的流油的海盗、海商65(1 / 2)

刘天佑的令信送到邓晓峰手中时,他已经准备返航了,这些天他跟刘国宏也没闲着,攻陷戚勇的老巢后又跟李国柱的一支舰队打了一战,大败了李国柱的舰队,大战后他们评估李国柱派出的这支舰队实力连孟铁柱、戚勇的实力都不如,怪不得李国柱看起来掌控的战船数量庞大,却对孟铁柱没什么震慑力了。

戚勇跟孟铁柱的老巢是相邻的两个海岛,但戚勇占据海岛的要大一些,可真正打下海岛后才发现这个海岛上竟然有面积不小的耕地,还有不少农夫在耕种,确认后得知这些耕地不是戚勇的,而是李国柱的,邓晓峰知道了也是有些头晕,一个海盗的老巢内竟然有别人的势力,这算哪门子的事情?提审戚勇后才知道,当初李旦死后他们自立时并没跟李国柱闹翻,甚至还有些合作,这个岛本就是李旦以前的一个据点,自立时李国柱没有为难他,他也就没有强占这次资产,就形成了这个岛上戚勇跟李国柱势力并存的情况。

邓晓峰、刘国宏都知道占据这个海岛的重要性,可占据一个海岛作为刘家舰队据点不在此次作战任务范围内,这里离釜山又太过遥远了,他们无法及时请示,两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先占住了再说,按照他们对刘天佑的了解,有这种机会二公子绝对不会放过的,二公子是他们知道的刘家人或李家人中对海上商路最重视的一位。

可占据海岛没几天他们就等来了李国柱的舰队,这位李国柱能力一般、优柔寡断,他继承李旦的主要遗产后,面对几个父亲得力干将的自立行为,没有行果断之举,导致分裂成为事实,后来面对复杂的南洋海上情况他也没有很好的应对,导致整体实力每况愈下。

这次戚勇的老巢被刘家占据,李国柱再次进退失据,他并未做更详细的情报侦察,只是想当然的以为戚勇、孟铁柱的舰队是被郑芝虎跟刘家舰队联合干掉的,而且刘家肯定损失也不小,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个前段时间还在向他买令旗的刘家不会有多强的舰队,在得到郑芝虎说不会帮刘家对付他们的承诺后,便很果断的派出一支由近百艘大、小战船组成的舰队,前来讨伐,连基本的战前谈判都不曾有!

这支舰队也是老式舰队,只有少部分配置了佛朗机之类火炮的炮舰,结局不出意外,被刘家舰队轻松击败,三分之一的战船被击沉、三分之一的逃遁、三分之一的投降了,全程在邓晓峰旗舰上观战的戚勇沉默不语,在远处观战的郑芝虎全程看完了整个海战,内心叹了口气回去跟郑芝龙汇报去了,猛龙过江了!

由于距离优势,郑芝龙的消息很快传了过来。当郑芝龙看了郑芝虎对刘家舰队的描述后有些失语,郑芝虎是这么描述的:“刘家舰队配备了大量火器,各种火炮数量众多,像红毛子的那种远程火炮也有近十门,而且舰队上下全部训练有素,几场海战看下来,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是他所见过的最精锐的汉人水师,或许对比红毛子的舰队还有所不如。”郑芝龙很快便做了决定,让郑芝虎配合刘家占据海岛,以后郑家与刘家的合作还会进一步扩大!

刘天佑要求他们择机占据戚勇老巢的令信和郑芝龙同意配合刘家占据这个海岛作为据点的消息几乎同一时间传到邓晓峰这里,他也是长呼了一口气,别人都在惊叹刘家水师战力的时候,他自己却是知道二公子把刘家水师的全部家当都一股脑的给他带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有海盗跑到釜山去偷他们的家,他们将无比的被动!而且刘家目前水师的规模就这么大,占据戚勇的老巢做据点的肯定要留舰队在这里把守的,这可能要影响二公子原来的布局了。

邓晓峰心里念叨的二公子此时正内心苦脑的躺在院子里晒太阳,两位如花似玉的侍女在边上伺候着,单看这画面,刘天佑怎么都不能苦着脸的,可前两天族会,刘义平给了他一份1626年刘家再次巨额亏损的账本,亏空较1625年的四万五千两继续放大,亏空了整六万两银子,尤其水师就是一个吞金兽!去年本来决定水师扩军暂停的,后来在刘天佑的软磨硬泡下并未停止,刘义平也再次跑澳门买了炮,由于刘家信誉良好、有官府文件,买炮还是用于打击海盗的,这个澳门的葡萄牙人竟然真就挺乐意的跟刘义兵做生意了,他们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就是大海盗。

1626年再次巨额亏损的问题,谁都压不住了,因为明面上那15万两银子快花的没多少了,要是1627年还亏,那1628年刘家军队是不是要解散了?族会上一致同意1627年要缩减开支,包括刘天佑自己!想到1627年暂不能扩军了,刘天佑郁闷了几天了,现如今也只有躺在摇椅上晒太阳、被两侍女伺候的时候才能适当放下心中的烦恼,当两个不听使唤的小手时不时蹭上那柔软的腰肢时才能觉得小日子还是非常美好的。

1626年腊月28日(1627年2月13日)邓晓峰带着主力舰队、俘虏及俘虏的战船回到了釜山,这次回港与离港不同,离港时安安静静,没有任何的仪式,而回来就不同了,刘天佑让人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次水师执行的任务算是刘家水师第一次公开露面了,并且取的了大胜,必然需要好好宣传的。

虽然郑家表态会支持刘家在琉球那边占据海盗立足,但邓晓峰与刘国宏商量后还是决定先把刘国宏的舰队及赵俊杰的火铳营留下,邓晓峰先行带主力舰队回釜山述职,向刘天佑当面汇报具体事宜。

返回